2、以丰县、沛县为重点的生态肉鸭产业化体系。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鸭业经济圈,经过3年建设和发展,建成百亿元肉鸭产业,年加工能力达到3亿羽,成为全国最大的肉鸭加工中心。创建养殖品牌、加工品牌、生态基地品牌等“古沛龙飞鸭”系列品牌,形成鸭业全国著名品牌群。促鸭业经济转型,实现养殖中心-宰杀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的产业升级,成为全国鸭产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鼓励雨润、南京中意、河南华英、佳和食品等肉鸭加工企业改造、扩大生产线,发展精细分割,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引进知名熟食加工企业,引领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3、以铜山为重点的奶牛产业化体系。至2012年,全市奶类总产量达到30万吨,新建或扩建千头奶牛场3个、500头规模奶牛场7个、标准化奶牛饲养小区5个。铜山县维维集团乳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实现从“全省奶牛养殖第一县”向“全国奶业强县”的跨跃。以铜山维维乳业、绿健乳业、新沂卫岗乳业、丰县君乐宝乳业为龙头,带动发展奶牛小区、规模养殖场,建立无公害鲜奶生产基地,加快高产奶牛群体培育,提高奶产品加工开发能力,促进奶业快速健康发展。
4、以邳州、贾汪为重点的大蒜产业化体系。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大(苔)蒜产业经济带,经过3年发展,力争建设成百亿元大(苔)蒜产业。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建成省级以上大(苔)蒜标准化示范区10个,认证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大蒜绿色食品基地、早熟优质苔蒜基地。加快大蒜贮藏、精深加工建设,贮藏能力达100万吨;大蒜加工企业发展到500家左右,精深加工企业20家。鼓励黎明食品、清华蒜业、新联福等大蒜加工出口企业提升、改造、扩大生产线。扶持黎明食品国家大蒜研发和重大技术转化项目、清华蒜业基于蒜素生成控制技术项目,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黎明保鲜白蒜”由中国名牌农产品向中国驰名品牌发展。
5、积极培育其他产业化体系。着力打造基础好、规模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高效农业,力争全市高效农业每年新增100万亩,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加快培育食用菌产业,继续扩大铜山、贾汪、丰县、睢宁规模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档品种,改善产品品质;探索工厂化周年栽培新路子,力争工厂化周年栽培占总产量的10%以上。培育10个年加工能力过千吨的食用菌加工企业,全市食用菌年加工率达50%以上,尽快形成产业化经营。加快??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集中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对主导产业体系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强化产业延伸,争取全市每个主导产业都形成与之配套发展的产、供、加、销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