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

  在汉中盆地、月河谷地和商丹盆地集中布局建设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以线串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突破发展。
  (一)汉中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以城固-南郑-汉台-勉县为主体,打造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油气石化、生物医药和绿色农业六大基地。

专栏6:汉中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中型运输机、支线客机、飞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生产,实施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建设,开展复杂数控刀具、中低压输变电设备技术改造。

  有色冶金。加强勉略宁铁矿石开发,打造500万吨钢生产基地。扩大镍、锌及合金新材料生产。

  新型材料。重点建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有机硅单体等项目,同时发展“镇巴锈板”、“西乡石膏”产业,开发新型墙体材料。

  油气化工。加快镇巴油气田勘探开发,开展石油、天然气开采、油气化工项目前期工作。

  生物医药。扩大天麻、杜仲、山茱萸、猪苓、西洋参等药源种植规模,开展药物中间体、中药饮片、胶囊、制剂等保健品的开发生产。

  绿色农业。发展酒、饮料、肉制品、果蔬加工、乳制品及其他特色资源食品加工,建设有机农产品种养和加工基地。

  生态旅游。重点建设 “两汉三国文化”以及生态旅游、特色旅游项目,建设陕川渝交界区集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城市。


  (二)安康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形成以月河川道为主体,以旬阳、平利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空间布局,重点建设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制药、丝绸纺织五大基地。

 

专栏7:安康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

  新型材料。发展铅、锌、钼、重晶石、硫铁矿、钒钛磁铁矿、白云石、金红石采选、冶炼新技术、新工艺及低品位岩金的分离技术,建设核电石墨、锌基合金、钡化工、多晶硅、功能陶瓷材料等新型材料项目。

  清洁能源。建设旬阳、蜀河、白河水电站,谋划煤电、核电工程,发展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富硒食品。建设生猪养殖、屠宰及肉食加工项目、魔芋保健系列食品项目、茶多酚生产项目,建设绞股蓝饮品及药用产品、柑桔果汁系列产品、富硒矿泉水生产线等。

生物制药。加快黄姜、绞股蓝、葛根、杜仲、丹参、黄连和党参等优势中药材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

丝绸纺织。加强桑、蚕的种植、养殖,加快丝绸原料、面料、丝胶、丝素、纳米纤维以及服装产品开发。

  旅游:按照“打造南宫山、连通汉江水、建设旅游村、提升安康市”的整体思路,集中打造“一山(南宫山)、一湖(瀛湖)、一城(中心城市)”核心景区,建设国内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和西北独具江南魅力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商洛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为龙头,以新型材料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为补充,建设10个循环产业链,形成产业互动、关联配套、循环发展的格局。

 

专栏8: 商洛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

  现代材料。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为龙头,建设光伏、盐化工、氟、锌、钒、钼、钛、镁、钢材料、钾长石综合开发和煤电循环产业链,建设现代材料基地。

  生物医药。加快丹参、黄芩、桔梗、连翘、五味子等道地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依托天士力、香菊、盘龙、必康等医药企业,重点建设加强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中药现代剂型、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发展生物制药,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药源基地和现代中药基地。

  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建设百万头猪综合加工、豆制品加工、核桃、板栗、茶叶、果酒和菌类深加工项目,配套建设无公害果、蔬、畜种养基地。

  生态旅游产业链。以商州仙娥湖生态休闲度假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重点抓好商南金丝峡、镇安木王、柞水牛背梁、山阳天竺山等精品景区和丹江文化旅游、镇柞原生态休闲度假游和商山绿色体验旅游等精品线路建设,打造秦岭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和西安第二生活区。


  其他县域工业园区。
  在着力打造三大核心聚集区的同时,以富民为目标,以工业化为重点,积极促进其他县域工业园区发展。依托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发展食品工业、轻工业、特色产业和生物制剂生产;依托矿山开发的废渣、废气、废液等,生产新型建材及综合利用产品;依托中心城市、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专业化配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加工。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或外出务工,支持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县域工业发展必须统筹规划,以城镇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在规划区域内集中建设。县域园区与核心聚集区错位发展,各有侧重,原则上不布局新建中小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大型矿产加工项目向核心聚集区集中。跨区域整合资源、品牌,要统筹兼顾资源所在地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第四章 产业循环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技术为支撑,逐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第一节 项目选择


  项目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载体和抓手。陕南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的选择,要坚持“两符合、三依托”, 策划和实施10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
  两符合。一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水泥、钢铁、铅锌、电石、铁合金等行业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单纯开采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二是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要求和省、市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核心聚集区布局,统筹各工业园区上下游产业项目及关联项目,通过“补链”工程,引导和吸纳企业、项目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向聚集区、园区集聚,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专栏9: 生物制药循环产业链图(略)
  三依托。一是依托优质矿产资源,发展新型材料产业项目;二是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发展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三是依托优美的青山绿水,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同时,围绕优势的加工能力,发展专、精、特、新产品项目;围绕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要从产业关联和主导产业的延伸中生成项目,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成项目,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中生成项目。
  今后五年,在三大核心聚集区策划和实施10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加快陕飞航空产业园、江锌硫铁矿综合利用、比亚迪太阳能电池等十大工程建设,作为规划落实的标志。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