㈥开展中医中药预防治疗工作
1、目的。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通过喝大锅汤或中药代茶饮的中医药“治未病”,做到“花小钱、防大病”。
2、内容。根据温病学基本知识和中医药对春季传染病流行特点、发病变化规律、临床症状和预后的认识,参考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结合我省气候特点、地理环境、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临床表现、病毒特性、药剂口味等,科学制定中医药预防、治疗手足口病处方,开展手足口病中医中药预防治疗工作。加强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宣传、中药饮片的采购、中药汤剂煎煮、配送等各项工作。
3、指标。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中医药方案,积极推动托幼机构和小学中医药预防应用工作,社区人群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
㈦开展多层面培训及技术指导
1、目的。提高全省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托幼机构、学校、农村和社区等重点环节的防控能力。
2、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实验室检测等防控技术的培训,教育部门要开展幼托机构和小学教师和校医的全员培训,对重点地区、一线岗位的人员要进行多次强化培训,提高早期发现报告、调查控制和实验室检测工作能力和水平。
3、指标。省级师资培训分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和托幼机构、学校、农村和社区等重点环节四期培训班;3月份之前完成全省卫生人员的全员培训。市县及时完成相应的逐级培训,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每人至少接受1轮次的培训。
㈧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目的。增强群众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发病后第一时间到定点医院进行及时诊治,以防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2、内容。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础,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手足口病的防治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明白手足口病可知、可防、可治、可控,引导广大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指标。制定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实施方案,建立媒体沟通机制,有效引导舆论,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防控知晓率,有效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保健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流行前期进行以明白纸、报刊、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城乡居民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托幼机构、学校、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等部位手足口病宣传画张贴率在90%以上;以市为单位,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间隔显著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