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设厅关于2009年度江苏省市容管理示范路考核情况的通报
(苏建城〔2009〕411号)
各省辖市城管(市容)局,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
为进一步深化全省城市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城市市容环境质量和品位,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开展2009年省市容管理示范路评选工作的通知》(苏建函城〔2009〕530号)要求,全省共有10个省辖市、13个县(市)的26条道路申报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经专家初审,17条道路符合申报条件。依照省市容管理示范路考核程序,2009年12月中下旬,我厅组织专家组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道路进行了现场考核,现将创建工作的相关情况和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2009年12月15日至25日,省考核组按照《江苏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试行)》,分建(构)筑物立面、户外广告、环境卫生、夜景亮化、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建筑工地、执勤管理等8个方面,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6个市、县的17条道路进行了现场考核。
考核情况表明,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各地按照“创新管理、夯实基础、打造精品、典型示范”的要求,坚持以深入贯彻《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质量标准》为主线,认真解读考核标准,科学制定创建方案,精心组织街景容貌整治,落实长效措施,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实现了“一个转变、两个辐射、三个促进”。一个转变,就是经过三年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各地创建示范路的工作理念由原来的缺乏整体规划设计、侧重投入建设而忽视精细化管理,向规划设计、集中整治、细节管理并重,立足打造城市容貌整体形象方面转变。不少城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通过翻新道路设施、出新改造沿街建筑物立面、规范广告店招设置、配套实施绿化美化和夜景亮化工程,注重细节方面的精加工,在打造特色上下功夫,使街景容貌品位有了显著提升。创建市容管理示范路活动在一些城市已成为政府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的有效载体。两个辐射,就是全省的创建工作已由苏南为主向苏中、苏北地区辐射,苏中、苏北一些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创建工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呈现出奋起直追的态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区域平衡发展;创建工作开始向乡镇辐射,尤其是吴江市盛泽、无锡市马山等乡镇,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和文化特色,早计划、早启动,依托示范路创建平台,提升形象,打造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三个促进,就是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各地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发放《告市民书》等形式,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宣传,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知识的知晓率,激发了市民的荣誉感,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促进了城管形象的提升,在创建活动中,城管人员走进商家搞宣传,贴近市民抓服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推出了不少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示范路也成为城管部门正确处理市容与繁荣、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三个关系的示范岗,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促进了城市街景容貌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盐城、泰州以及海安、昆山等一些城市在创建活动中,制定了以点带面的长远规划,对示范路周边的道路一并作了街景设计和环境整治,市容管理示范路典型引路、整体推动的综合效应初步显现。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