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的通知(2009)

  人员抢救队伍:市直各单位及下属单位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志愿者队伍500人;社区志愿者队伍1286人;临汾军分区救援分队50人,配备运输车辆6辆;驻临武警及民兵预备役部队若干人。
  医疗救护队伍:市卫生局救援分队9个小队,243人,配备医疗救护装备器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救援分队12人,配备检测仪器;市医药药材公司救援分队17人,配备医疗救护药品;市红十字会员和志愿工作者若干人。
  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市地震局应急队伍22人,配备现场工作设备,协助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应急队伍开展工作。
  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市地震局、市规划局和建设局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
  6.2.3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通局救援分队500人,配备运输车辆150辆;临汾公路分局救援分队32人,配备钢桥2座,自卸车4辆,装载机2台,压路机2台;以及太原铁路局若干人,负责对破坏的铁道、公路抢险抢修;保证应急抢修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6.2.4电力保障
  临汾供电分公司专业抢修队伍30人,配备电力抢修装备器材,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与有关部门协调紧急调度大电网供电,保证灾区用电供应。
  6.2.5城市基础设施与水利工程抢险保障
  市建设局专业抢修队伍100人,配备专业抢修装备器材,对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市水利局救援分队,7个中队,6100人,配备水利抢修装备器材,负责水库、河道、堤坝等水利设施的抢、排险。
  6.2.6灾民安置保障
  市民政局救援分队20人,配备救灾物品;市人寿保险公司救援分队20人,配备运输车辆5辆;市财产保险公司救援分队20人,配备运输车辆5辆。负责灾民的安置与保险理赔工作。
  6.2.7治安保障
  武警临汾支队救援分队50人,配备车辆6辆,加强对首脑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市公安局救援分队50人,配备车辆6辆,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市公安交警支队救援分队50人,配备车辆6辆,负责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临汾军分区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配合公安部门、武警部队维护好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6.2.8物资保障
  市发改委、市经委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和调拨。
  市粮食局负责储备、调运粮食,保障灾区20万人3天内的粮食供应。
  市商务局负责储备、调配10万人3天内的方便食品和灾后生活用品。
  市民政局负责储备、调配10万件衣物、500顶帐篷等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临汾石油公司流通中储备、调配300000公升救灾油料。
  6.2.9经费保障
  市财政局组建5人的救援分队,配备车2辆,负责做好至少1000万元的应急救灾资金准备以及应急拨款准备。市民政局负责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6.2.10应急宣传保障
  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临汾日报社、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负责地震应急宣传采访报道,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科学的灾害观,增强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市广播电视局组建23人的救援分队,配备专业抢修装备器材,负责对破坏的广播电视设施的抢险、排险和恢复。
  6.3应急避难场所保障
  结合城市建筑物布局现状,确定平阳、鼓楼、尧都广场和市体育场为临汾市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确定临汾一中、临汾二中至临汾十中等十所中学操场为临汾市区地震应急疏散场地。各单位的空旷地段、临汾市城区南部的南机场一带、临汾市城区西部的滨河路一带和城市中的公园、绿地、停车场及其它学校操场和其它空地均为受灾群众的应急疏散场所。
  市政府投资,市规划局、市地震局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功能齐备的市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确保受灾群众的疏散避难。临汾市城区东部一带由尧都区政府利用空地投资建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临汾市城区北部一带由临汾开发区管委会利用空地投资建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其它各县市区政府投资建设本地县级应急避难场所。
  6.4技术储备与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包括本辖区地震监测、地理信息、灾害种类和救援资源等内容的地震应急数据库,有关单位应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支持、配合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完善地震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
  市地震局加强震情监测和分析预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地震应急设备,确保一有震情能立即出动,并高质量地完成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等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