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兴县洪桥至图影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的通知
湖州市交通局:
《湖州市交通局关于要求组织长兴县洪桥至图影新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请示》(湖交〔2009〕182号)悉。7月25日,我厅委托省公路局主持了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现将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印发给你局,请据此继续推进前期工作,抓紧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附件:长兴洪桥至图影段新建工程概算核定表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
(代章)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联系人:方龙飞,电话:0571-87804981)
长兴县洪桥至图影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长兴县洪桥至图影新建工程等两个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通知》(浙交会〔2009〕219号),2009年7月25日,省公路局在长兴县主持了长兴洪桥至图影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湖州市、长兴县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听取了设计单位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对初步设计的介绍及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咨询意见后,赴实地踏勘了路线重点路段,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专家组意见综述如下:
一、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赞同本项目起点为长洪公路终点(洪桥镇),长洪公路与牟山路“十”字平交,路线走向基本避免拆迁,上跨横山港及地方河道,下穿杭宁城际铁路(在建),终点位于太湖堤与环太湖公路(在建)“T”字平交,路线全长约10.771公里,其中,大桥2座697米,中小桥5座130米。
其初步设计所确定的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基本符合“工可”批复意见。
二、工程技术标准
赞同本项目采用原交通部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K0+000~K1+000段采用6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其中行车道宽4×3.75米,中央分隔带宽2.0米,硬路肩宽2×2.5米,土路肩宽2×0.75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米,其中行车道宽2×3.75米,左侧硬路肩宽1×0.75米,右侧硬路肩宽1×2.5米,土路肩宽2×0.75米。桥涵净空应满足公路建筑界限要求,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路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
其余技术指标须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三、路线
(一)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起终点位置及推荐的线位走向方案。
(二)K6+456.229~K9+576.070段,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比较方案:推荐线方案,起点(K6+456.299)位于横山变电站以北,绕过温家抖、叶家抖往北布设,终于K9+576.070,该方案路基土石方约16.64万方,设桥78米/2座,路线长度约3.119公里,需征用286.51亩,拆迁建筑物260平方米,造价约8088万元;比较线A1方案,起点(K6+456.229)位于横山变电站以北,沿着图影太湖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路线布设,穿过温家抖村及叶家抖,终于K9+606.437,该方案路基土石方约14.17万方,设桥78米/2座,路线长度约3.150公里,需征用225.18亩,拆迁建筑物6318平方米,造价约8424万元。结合“工可”专家组意见,考虑到图影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及其他政策处理等因素,原则赞同采用设计推荐的方案。
(三)K9+548.910~K10+770.891段,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比较方案:推荐线方案,起点(K9+548.910)位于大公抖村以北,穿过图影村,沿图影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线形布设,与(在建)环太湖公路相接,终于K10+770.891,该方案路基土石方约8.52万方,设桥26米/2座,路线长度约1.222公里,需征用68.96亩,拆迁建筑物4404平方米,造价约2969万元;比较线A2方案,起点K9+548.910)位于大公抖村以北,绕过图影村,与(在建)环太湖公路相接,终于K10+656.357,该方案路基土石方约5.49万方,设桥26米/2座,路线长度约1.108公里,需征用94.28亩,拆迁建筑物216平方米,造价约2420万元。结合“工可”专家组意见,考虑到图影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以及节约土地等因素,原则赞同采用设计推荐的方案。
(四)本项目共有11处竖曲线小于一般最小竖曲线长度,建议尽可能增大竖曲线半径,以满足行车视距需要,保障行车安全。
(五)本项目与杭宁城际铁路立体交叉,缺少相关设计图表,建议补充。
四、路基、路面
(一)基本赞同路基横断面布置型式和组成尺寸。
(二)赞同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即上面层采用4厘米厚AC-13C型沥青砼,下面层6厘米厚AC-20C型沥青砼。基层采用4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并建议采用振动成型法施工。
(三)在满足通航及设计洪水位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路基填土高度,以节约土地,以利降低造价。
(四)中央分隔带排水采用暗沟改为凹型,以利排水。
(五)K9~K10等路段填方偏高,建议调整纵坡,减少填土高度,以利排水。
(六)对老路拼宽路段,注意做好防止新老路基间处理,防止不均匀沉降。
(七)赞同一般路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对桥头路段软土地基设计采用预应力管桩+钢塑格栅处理建议改为粉喷桩+土工格栅处理或采用泡沫珠等轻质材料,并做好过渡段设计,建议根据桥头路段地质情况合理确定桩长,赞同沿塘路段采用清淤换填清宕渣,并结合超载预压方案处理,建议预压期不小于10个月。
五、桥梁、涵洞
(一)亭子大桥
1、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桥型方案比较:方案一,桥梁总长281.2米,布跨为5×20+61.2+6×20米,上部结构主桥采用钢桁架结构,引桥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期为12个月,建安费3381.75万元;方案二,桥梁总长281.92米,布跨为5×20+61.92+6×20米,上部结构主桥采用系杆拱结构,引桥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期为16个月,建安费2566.57万元。考虑到施工难度及工期、景观效果、养护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原则赞同设计推荐的方案一。
2、亭子桥头、桥中平纵组合不理想,建议优化。建议适当降低桥梁标高。
(二)高头大桥
初步设计提供了两个桥型方案比较:方案一,桥梁总长390米,布跨为4×30+5×30+4×30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组合箱梁结构,施工期为10个月,建安费2749.21万元;方案二,桥梁总长380米,布跨为5×25+35+60+35+5×25米,上部结构采用连续梁结构,施工期为16个月,建安费3711.31万元。考虑到施工难度及工期、经济实用等方面的因素,原则赞同设计推荐的方案一。
(三)赞同其他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结构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铺装10厘米厚沥青砼建议改为5厘米厚,取消二涂HKM1500型防水剂,改为改性乳化沥青。
(四)补充小桥平纵面图设计,赵家滨桥2×13米改为2×16米,桩基2Φ1.2改为3Φ1.2。 6×3米箱涵建议改为小桥,补充桥梁通航的标志设施。
(五)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核对桥梁桩基标高,合理确定桩长。
(六)涵洞位置、标高、孔径及构造形式结合实际情况详细调查后确定。
六、建议进一步核查平面交叉口视距情况,起点平面交叉、终点平面交叉均存在转弯半径偏小、视距短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