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重点
(一)优化产业结构
1、太阳能光热利用。积极研发太阳能热利用、采暖、空调等与建筑一体化技术,重点发展热管型平板集热器、内置金属流道的玻璃真空集热管、高温集热金属管以及太阳热水系统的应用软件和硬件;研发太阳能集中供热、制冷技术,推进太阳能空调系统产业化生产、市场化应用,建设推广一批大型太阳能集热系统示范工程;推进光热发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一批零能耗太阳能综合建筑。
2、太阳能光伏发电。支持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自主研发太阳能晶硅生产技术,特别是太阳能电池大面积薄片化及相关技术、规模化生产技术和新型工艺路线制造高效电池组件技术等。鼓励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光伏发电技术产品研发与生产,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研发与产业化联盟。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关键技术,降低晶硅电池成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适时建设一批与城市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逐步推广到各类工、商、民用建筑,带动太阳能光伏产品、设备本土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生产。
3、太阳能终端产品。以应用促发展,推动太阳能终端应用产品发展。推进太阳能灯具、太阳能广告牌、太阳能LED城市景观照明、电动自行车、太阳能玩具等太阳能终端产品的制造和商业化应用。
4、太阳能装备制造业。因地制宜,立足实际,鼓励研发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干燥系统和光伏海水淡化制备系统;围绕太阳能光伏利用,积极发展建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用交直流逆变器和远程监控系统以及光热发电反射镜自动跟踪装置;引导发展与太阳能光热、光电开发应用相配套的电子、五金、机械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标准化生产。
(二)培育产业集群
1、培育济南太阳能产业基地。以力诺集团、桑乐公司、华艺集团为龙头,打造济南太阳能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集热器、硅片、电池片、光伏发电等产品,形成以济南高新区为核心,集研发和生产两大功能的产业集聚区。研发区以力诺集团、桑乐公司技术中心以及省能源研究所和山大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主体,跟踪国际前沿技术,重点研发太阳能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生产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
2、培育德州太阳能产业基地。结合德州市创建“中国太阳城”,以皇明集团、亿家能公司为依托,打造中国太阳谷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效太阳能真空集 热管、高温集热金属管、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灯具等产品,积极研发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皇明太阳能光热产品制造物流中心、太阳能研发检测中心、太阳能科普教育中心、国际太阳能会议交流中心和太阳能观光旅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