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总结评价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及时总结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效果评价,并根据辖区居民健康问题,制定实施下一步的活动计划。
健康教育服务流程见具体工作流程图。
(四)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1.健康教育设备配置。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配齐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应设健康教育室、宣传专栏,并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应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2.健康教育网络建设。各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规定配齐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配备1名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确定由妇幼保健、医疗、预防技术人员作为责任成员,实施分工协作、分片包干的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嘎查村卫生室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协调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开设健康教育频道或栏目,建立大众媒体合作的传播网络。加强与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协调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建设健康教育政府组织和群团网络。
3.建立并实施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制度。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立定期参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的工作责任制度,明确人员分工,采用分片包干、联合督导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了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倡加以指导。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也要根据职责、服务内容等,加强对城乡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略)
(五)健康教育信息管理
1.建立健康教育信息汇总分析报告工作制度。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苏木乡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见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档案,以便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2.逐级建立健康教育信息双向反馈制度,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向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机构、人员反馈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居民主要健康问题,针对性措施和建议等。
四、组织实施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的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对健康教育项目的技术指导,负责本级健康教育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组织社区和农村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妇幼保健等相关机构给予技术支持与配合。自治区健康教育研究所负责设计健康教育资料,旗县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负责印刷和分发。
(二)财政部门负责将健康教育资料印制、人员培训、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实施与健康教育数量、质量和效果考核评估结果相结合的经费核拨制度,实施资金监督管理。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嘎查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并接受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具体工作要求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四)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与苏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嘎查村(居)委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和辖区单位的协调与沟通,积极争取支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主要做法、工作流程,引导居民自觉自愿接受并参与健康教育工作。
五、实施时间
2009年至2011年。
六、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
将健康档案项目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考核内容,具体考核评估内容、方法见《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标准》(另行制定下发)。
七、附录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附录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活动形式:
| 主办单位:
|
合作伙伴:
| 参与人数:
|
参与人群:
|
宣传品发放种类及数量:
|
活动主题:
|
宣教人:
|
活动小结:
|
活动评价:
|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居民签到表
□其他材料
|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附件4
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1年儿童保健专项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免费向全区0~36个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二)阶段目标
1. 2010年2月底前完成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服务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09版)》提供规范化儿童保健服务。到2010年底,全区新生儿访视率城市达到6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50%以上;儿童健康管理率城市达到7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60%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6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50%以上。
3.到2011年,全区新生儿访视率城市达到8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70%以上;儿童健康管理率城市达到85%以上,农村牧区达到75%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80%以上,农村牧区达到70%以上。
二、项目范围与内容
(一)项目范围
1.实施范围:全区所有旗县市区。
2.服务对象:0~36个月儿童。
(二)项目内容
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由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在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嘎查村卫生室进行。随访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特别是2、4、5、15月龄时。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发现有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4.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
5.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同时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除上述规定的访视和随访时间外,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应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监测图上。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保健服务规范
2009~2011年,我区儿童保健服务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09版)》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执行。全区统一《母子保健手册》,规范儿童保健服务内容、流程和服务要求。必要时结合我区实际,另行制定补充规定。
(二)建立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人员条件、工作职责、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与管理流程,建立儿童保健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制度,建立儿童转诊、急诊、急救网络体系工作制度和运转机制,建立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信息双向沟通反馈机制。
(三)开展妇幼保健技术培训
开展县乡村三级儿童保健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培训,3年内完成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一轮培训,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到80%以上。
(四)免费提供儿童保健服务
1.2009年开始,免费为常住人口中0~36月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建立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新生儿访视,婴幼儿1岁以内4次基本保健服务,1~3岁儿童每年提供2次基本保健服务,实施体弱儿专案管理,预防接种禁忌症评估等。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苏木乡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儿童保健服务人员随时调取查阅儿童健康档案,确定随访服务对象、内容和时间,及时为辖区内儿童提供保健服务。每次接诊或随访服务要填写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单,及时补充完善服务记录,确定下一次随访服务时间、内容后,将服务记录表单归入居民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交由家长保管。具体内容见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3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具体服务流程见儿童保健服务流程图。
儿童保健服务流程图(略)
(五)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要完善全区妇幼保健信息收集、报告网络,加强与嘎查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完善相关部门信息沟通、交流制度。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收集、报告相关信息,补充、更新信息管理必备设备,实施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培训,2011年底前完成县乡两级人员培训。全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逐步建立电子化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制度。
四、组织实施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负责妇幼保健工作的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儿童保健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实施要求。
(二)财政部门负责将《母子保健手册》印制、人员培训、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与儿童保健服务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相结合的经费核拨制度,实施资金监督管理。
(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儿童保健项目技术指导与具体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辖区年度儿童保健工作计划;结合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实际,每年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实施技术指导和绩效考核,信息收集报告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四)儿童保健服务纳入常规妇幼保健业务管理。《母子保健手册》必须在当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制定实施本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向辖区儿童提供基本儿童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嘎查村卫生室的儿童保健服务的监督指导与效果评价。有资质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儿童保健服务,并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开展儿童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儿童保健信息收集、上报、管理工作。
五、实施时间
2009年至2011年。
六、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
将儿童保健项目监督指导与考核评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考核内容,具体考核评估内容、方法见《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估标准》(另行制定下发)。
七、附录
1.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2.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3.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3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5.男童年龄别体重监测图
6.男童年龄别身长监测图
7.女童年龄别体重监测图
8.女童年龄别身长监测图
附录1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 编号□□-□□□□□
性 别
| 0未知的性别 1男 2女 □
9未说明的性别
| 出生日期
| □□□□ □□ □□
|
身份证号
| | 家庭住址
| |
父亲姓名
| 职业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母亲姓名
| 职业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出生孕周 周
| 母亲妊娠期患病疾病情况1糖尿病 2妊娠期高血压 3其他
| □
|
助产机构名称
| 出生情况1顺产2头吸3产钳4剖宫5双多胎 6臀位7其他
| □/□
|
新生儿窒息 1无 2有 (轻 中 重)
| □
|
是否有畸型 1无 2有
| □
|
新生儿听力筛查 1通过 2未通过 3未筛查
| □
|
新生儿出生体重 kg
| 出生身长 cm
| 喂养方式1纯母乳2混合3人工
| □
|
体温 ℃
| 呼吸频率 次/分钟
| |
脉率 次/分钟
| 面色1红润 2黄染 3其他
| □/□
|
前囟 cm× cm 1正常 2膨隆3凹陷4其他
| □
|
眼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四肢活动度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
耳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颈部包块 1无 2有
| □
|
鼻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皮肤 1未见异常 2湿疹3糜烂4其他
| □/□
|
口腔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肛门 1未见异常2异常
| □
|
心肺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外生殖器1未见异常 2异常
| □
|
腹部 1未见异常 2异常 □
| 脊柱 1未见异常2异常
| □
|
脐带 1未脱 2脱落 3脐部有渗出 4其他
| □
|
转诊 1无 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 □
|
指导 1喂养指导 2母乳喂养 3护理指导 4疾病预防指导
| □/□/□/□
|
本次访视日期 年 月 日
| 下次随访地点
|
|
下次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 随访医生签名
|
填表说明
1.姓名:填写新生儿的姓名。如没有取名则填写母亲姓名+之男或之女。
2.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3.身份证号:填写新生儿身份证号,若无,可暂时空缺,待户口登记后再补填。
4.父亲、母亲情况:分别填写新生儿父母的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5.出生孕周:指新生儿出生时母亲怀孕周数。
6.新生儿听力筛查:询问是否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若做过,询问是否通过;若未做,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随访和记录筛查结果。
7.查体
眼:当外观无异常,婴儿有目光接触,眼球能随移动的物体移动,结膜无充血、溢泪、溢脓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耳:当外耳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婴儿能对摇铃声(或击掌声)作出反应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鼻:当外观正常且双鼻孔通气良好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口腔:当无唇腭裂、高腭弓,无口炎或鹅口疮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心肺:当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率和肺部呼吸音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腹部:肝脾触诊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四肢活动度:上下肢活动良好且对称,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皮肤:当无色素异常,无黄疸、发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无潮红或糜烂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其他相应异常。
肛门:当肛门完整无畸形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外生殖器:当男孩无阴囊水肿、隐睾,女孩无阴唇粘连,外阴颜色正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8.指导:做了哪些指导请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9.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儿童情况确定下次随访的日期,并告知家长。
附录2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姓名: 编号□□-□□□□□
项目
| 满月
| 3月龄
| 6月龄
| 8月龄
|
随访日期
|
|
|
|
|
体重(kg)
| 上 中 下
| 上 中 下
| 上 中 下
| 上 中 下
|
身长(cm)
| 上 中 下
| 上 中 下
| 上 中 下
| 上 中 下
|
体
格
检
查
| 面色1红润2黄染3其他
|
|
|
|
|
皮肤
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前囟1闭合
2未闭 cm× cm
|
|
|
|
|
眼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耳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出牙数(颗)
| -----
|
|
|
|
心肺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腹部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脐部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四肢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佝偻病症状
1无2夜惊3多汗4烦躁
| -----
|
|
|
|
佝偻病体征
1无2颅骨软化3方颅4枕秃
5肋串珠6肋外翻7肋软骨沟
8鸡胸9手镯征10“O”型腿、11“X”型腿
| -----
|
|
|
|
肛门/外生殖器
1未见异常2异常
|
|
|
| -----
|
血红蛋白值(g/L)
| -----
| -----
|
|
|
户外活动 小时/日
|
|
|
|
|
服用维生素D IU/日
| -----
|
|
|
|
发育评估 1通过 2未过
|
|
|
|
|
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
1未患病 2患病
|
|
|
|
|
其他
| |
|
|
|
转诊
| 1无2有 □
原因:
机构及科室:
| 1无2有 □
原因:
机构及科室:
| 1无2有 □
原因:
机构及科室:
| 1无2有 □
原因:
机构及科室:
|
指导
| 1喂养指导
2母乳喂养
3疾病预防
| 1喂养指导
2母乳喂养
3疾病预防
| 1喂养指导
2母乳喂养
3疾病预防
| 1喂养指导
2预防意外伤害
3疾病预防
|
下次随访日期
|
|
|
|
|
随访医生签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