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江苏省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估标准
| 评分
|
B
| A
| B
| C
|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 1.1 建设目标与思路
|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为当地经济服务的专业建设思路。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 | | |
1.2人才培养方案
| 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培养方案体现以培养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体现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可操作性强,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
| | | |
2、师资队伍
| 2.1 队伍结构
|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合、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高级职称比例≥30%,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35%,双师结构比例≥70%。
| | | |
2.2任课教师情况
| 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具备职业课程设计能力比例≥40%;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由高级职称教师主持的比例≥80%;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占专业教学团队的比例≥25%。
| | | |
3、教学条件
| 3.1专项经费投入增长情况
| 满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建设需要,且近五年持续增长。
| | | |
3.2 实践教学条件
| 校内建有设施先进,具有实战(仿真)职场氛围和企业化管理机制,能满足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等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指导人员指导效果好。必修实践类课程开出率100%。
| | | |
4、改革、建设与管理
| 4.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和高职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课程,形成实用性与实践性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反映现代技术发展水平并与学生主要从业岗位(群)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立一套职业技能鉴定、评价与监控体系。立项建设以来有获得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 | | |
4.2 教材建设
| 本专业立项建设以来获省级以上精品教材≥1项。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自编特色教材、实训教材、指导书占有一定的比例。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反映课程与教学改革要求的教材。
| | | |
4.3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教师具备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效果好。专业课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的教学上一定比例。广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课件内容丰富,自主研发的教学课件获省级及以上奖励。
| | | |
4.4 教学管理
| 注重教学全程控制,记录完整;教学保障体系制度健全,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化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 | | |
4.5 合作办学
|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办学有显著成效。
| | | |
5、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能力
| 5.1 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
|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
| | | |
5.2 职业技能
| 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90%,学生职业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学生全部参加,通过率≥95%及以上。
| | | |
5.3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 与社会联系广泛,社会声誉高,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合作方面有良好的机制与途径,合作密切,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初次就业率较高。
| | | |
5.4 示范辐射
|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
| | | |
6.品牌特色优势
| 6.1 品牌特色优势
|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专业特有的,优于国内、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优势,可体现在不同方面:⑴ 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⑵ 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⑶ 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⑷ 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⑸ 体现在专业建设上的特色。
| | | |
说明:
1.根据《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年发布)的解释,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
(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2.根据《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年发布)的解释,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兼职教师应主要承担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兼职教师占教学团队比例按承担120学时/年计一人来计算。
3.累积通过率是指考试通过学生/应届全部学生的比率。
4.专业技能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考核和检查实践作业等进行分析、评价。
验收结论标准:
本方案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中核心指标10项(表中黑体字部分),一般指标6项。验收标准给出了B级要求,明显高于B级为A级,明显低于B级为C级。
结论标准:
1.省级品牌专业验收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
A+B=16,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7;
2.省级特色专业验收合格,准予授牌要求达到:
A+B=16,其中核心指标要求A≥3,并指定二级指标中“1.2”=A,“4.1”、“4.3”、“5.2”、“5.3” 、“6.1”5个项目中A≥2。
附件三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情况汇总表
学校名称(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邮件:
序号
| 专业名称
| 类别
| 专业代码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立项建设以来的成果情况
| 建设点验收网站网址
|
平均就业率(%)
| 生均教学经费(元)
| 总就业率(%)
| 省级及以上成果
|
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
| 教学成果奖
| 精品课程
| 精品教材
| 教改立项课题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实训基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