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09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

  答:应填写普通高职这一时段内实际开课的课程,而不是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全部课程。
  28、在采集平台中,表7.2“课程设置”中“授课任务”的注释,“辅教”该如何理解?
  答:辅教,顾名思义是指辅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的教师。
  29、在采集平台中,表7.2“开设实训/实习项目名称”应填写什么内容?是填比较综合的课程设计、实训项目,还是填每一单元或模块的实训名称?
  答:按照教学过程中课程实际开设的实训、实习项目名称填写。
  30、在采集平台中,表7.2“主要授课地点”的填写内容是什么?比如:校内、校外,或者教室、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室等,是否是这些内容?
  答:可以完整地将授课地点进行说明,如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运动场等。
  31、在采集平台中,如何理解表7.2“课程教学设计特色”?
  答:指该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之处。
  32、在采集平台中,表7.3“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培训”中的“学生获取的符合专业面向职业资格证书”,是否包括学校为社会培训和学生参加社会培训获取的证书?
  答:该字段主要采集学生获取符合专业面向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而不是采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因此,不论是学校举办的培训还是学生参加社会的培训,只要其所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符合专业面向,即属于采集对象。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指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符合专业面向】列明的必考证。
  毕业生获取率为单个证书获取率,即:将该证书列入必考证的所有专业的毕业生, 获取证书毕业生数/应考该证的毕业生总数。
  这里的“社会技术培训(人次)”,强调的是本校高职生参加社会(含校内)各类技术培训的人次。
  33、在采集平台中,表7.3“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培训”的“毕业生获取率”,是填报累计数还是当年数?
  答: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填写说明”第2条规定,应填报当学年度的数据。
  34、在采集平台中,表7.4“顶岗实习与录用”中,如何界定“主要实习单位”和“主要实习岗位”?有没有规定要有多少个学生进行实习才是“主要实习单位”?
  答:“主要”的界定是约定俗成的,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对学校来说,本学年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必然会涉及到多个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其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则为“主要实习岗位”和“主要实习岗位”。
  35、在采集平台中,表7.5“产学合作”中的“年订单培养数”是指评估当年的数据还是多年的数据?
  答: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填写说明”第2条规定,“年订单培养数”是指当学年的数据。
  36、在采集平台中,表7.6 招生就业情况的时间界限?
  答:《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填写说明”第2条规定:“状态数据采集以学年为统计时段,如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因此,以2009年上报为例,应该填2008年的招生数、报到数、报到率;填2009年7月毕业生数、“9月1日就业数”应该填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数,就业率也是填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
  (八)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37、在采集平台中,表8.5“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中“周工作时数”怎么计算?一周的上班时间还是听课时间?
  答:按一周的上班时间计算。
  38、在采集平台中,表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中“在研课题”是否限定为教学研究?
  答:应包括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这两类课题。
  39、在采集平台中,表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中“课题来源”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可按照课题的批准立项单位填写。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