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川府发[2009]47号 2009年12月22日)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
(2009-2012年)
以重大装备为代表的现代加工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标志,建设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定》,本规划的重点是重大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规划期限为2009-2012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省现代加工制造业已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我省现代加工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33.5亿元。
我省在重大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也逐步增强。按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汽轮机和锅炉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发电机及发电机组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2位,石油钻采设备和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4位,工程机械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5位。
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德阳发电设备和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广汉石油钻采设备、自贡锅炉和数控机床、资阳机车、眉山车辆、成都汽车、泸州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二)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到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大部分产品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优势发展。
2.国际市场开拓较差。由于国外技术转让限制和其他条件的约束,我省重大装备制造主要靠国内市场拉动,出口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到10%。随着国内重大装备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需求约束将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