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单位:市外侨台办
成员单位:市旅游局。
应急工作:组织疏散、安置国内外游客和来访人员;协助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处理国际社会救助事宜。
4.5.16后勤保障与社会动员
牵头单位: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成员单位:区县政府及市级部门。
应急工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4.6信息发布
地震震情信息由市防震减灾局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四川省地震台网确定的参数对外发布。
有关震情信息、抗震救灾和灾害损失情况的新闻报道,须经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后发布。
4.7应急结束
4.7.1应急结束的发布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或市地震应急事件处置办公室负责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命令的发布,并及时上报省政府。
4.7.2应急结束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地震应急结束:震后趋势会商意见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在本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并经省政府批准;现场震灾损失评估、大规模的伤员抢救、灾民安置工作基本结束。
(二)强有感地震、震情异常、地震谣言等地震事件的应急结束:地震应急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当地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震后趋势会商意见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在本地区发生地震破坏性的可能性不大,或者短、临期预报意见失效;地震谣传基本平息,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5 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因救灾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讯设备等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作其他处理。
5.2社会救援
市民政局负责接受、管理、安排各类社会各界的捐赠物资,并登记造册,报市政府备案。区县政府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制定救灾物资、资金的使用计划,财政、审计部门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适时向社会公布。
5.3灾后重建
合理安排、严格管理救灾资金、物资,提出恢复重建的短期计划,并启动实施。发展改革、规划建设、交通、地震部门协同做好灾区重建规划,加强房屋和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
5.4保险
地震灾害发生后,保险机构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确认,根据保险条款及时实施理赔。
5.5调查和总结
市防震减灾局负责组织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对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并报送市政府。
6 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宣传
地震应急宣传坚持“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配合,通力协作,采取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6.2培训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有关部门、单位的地震应急工作培训;承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和水平;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要开展社会民众震时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工作;市防震减灾局要加强对各区县防震工作人员和各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