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陕政发〔2009〕6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
陕西省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以下意见。
一、编制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期,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省积极适应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建设西部强省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指导思想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科学判断“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明确“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突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政府履行公共职责内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富裕三秦百姓。
三、编制原则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为目标,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编制规划应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突出资源的深度转化,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三是突出改善民生。要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实现强省与富民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