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快实施农村新能源工程。积极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在大型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清洁化和资源化利用。力争3年全省新增户用沼气140万户,新增大中型沼气工程1200处。到2012年,全省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4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2000处,沼气生产和利用总量达到16亿立方米。支持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以及人口多的村庄,建设采用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公共浴室。支持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业化,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提供高效清洁燃料。到2012年,支持建设300个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点,总生产规模150万吨/年。
(七)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以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骨干企业为基础,重点支持4家企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速汽车传统技术的更新改造,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示范,培育一批整车和配套产业的自主化品牌,逐步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8万辆,在当年新车中所占比重达到6%以上。
(八)积极支持地源热泵的推广应用。在全省每个设区市选择2-3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采用土壤源、再生水源、海水源和浅水源热泵技术,建设冷热联供的新能源示范项目。3年支持60个示范项目,建筑应用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12年,全省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建筑面积达到3000万平米以上。
(九)加强新能源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对省级及以上新能源领域里的创新平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打造新能源自主创新平台,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抢占制高点,尽快形成新的优势。今后3年省里将重点建设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设备、生物质能开发、半导体照明、洁净煤利用、新能源汽车等20个左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3-5家国家级新能源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支持太阳能热利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地热利用、洁净煤利用和海洋能利用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
(十)加快推进核电装备基地建设。以烟台海阳、威海荣成核电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重大科技工程,加强系统设计和设备研发制造,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装备品牌,着力打造烟台、威海两个核电设备制造业基地,为国内三代技术核电站规模化建设提供配套装备。到2012年,全省核电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