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各培训基地应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培训大纲,确保培训质量,妥善保管培训人员的花名册、教学计划、考核记录及其他教学资料,以备检查。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各市卫生局要高度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参与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省中医药局,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会同财政部门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报送省中医药局。
(三)省中医药局负责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和省财政厅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考核。对在岗位培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在岗位培训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附件1
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
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
三、培训方法
1.培训方法采取脱产半脱产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临床授课与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岗位培训:参考学时:5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0学时,实践教学200学时。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全科医学概论【共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4学时,社区实践2学时】
1.基本理论
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模式,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临床诊疗与思维方式。掌握中医学的健康概念,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等理论。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与功能、家庭与健康及疾病的关系。掌握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模式和原则。熟悉病人管理与教育及医源性疾病的预防。熟悉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及有关问题。
掌握社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不同人群的用药特点。
2.基本技能
掌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病历的书写,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综合模式和医患交流的技巧,掌握社区诊断的方法,熟悉居民家庭档案的建立和运用。
掌握处方药、非处方药区别,老年用药、儿童用药特点,中药、西药合用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共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4学时,临床实践2学时】
1.基本理论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社区常见精神疾病(老年痴呆、抑郁症等)防治的中医药基本知识,熟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与全科医学的关系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