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及文件编制要点的通知

  2、图纸说明:针对各灾害体及对应的分项治理工程逐条说明治理方案。如:
  (1)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治理工程区由那些灾害体组成,说明滑坡(危岩、不稳定斜坡)的规模、稳定性系数;泥石流沟物源量、一次固体物质冲出量、流量等与治理工程体系布局相关的参数。
  (2)针对某灾害体的治理方案组合:如针对某滑坡采取抗滑桩+排水,针对某泥石流采取拦沙坝+排导槽,针对某危岩采取锚固+支撑+封填凹岩腔。说明各工程的布置位置及其保护对象。
  (3)工程主要尺寸(如挡土墙、排水沟的长度、高度;抗滑桩类型、桩数、桩长;主动防护网、格构护坡面积;拦沙坝的坝高、库容等)。
  3、图例:图面中具有的各类工程、地质内容等符号应在图例中对应反映。按照工程构筑物类(抗滑桩、墙、坝等)、地质灾害类(滑坡范围、危险区范围等)、地质勘查类(剖面线、钻孔等)、保护对象类(民房、公路、规划区等)、其他类(测量基准点、高程点等)有序排列。
  4、工程量表:表中应按照各项工程,列出主要清单工程量及汇总工程量。
  5、工程构筑物特征表:表中针对各工程构筑物列出表征其功能、结构、尺寸的主要参数,如拦沙坝的坝高、坝顶长、拦沙库容、溢流口宽深、设计流量等,抗滑桩的断面尺寸、桩长、桩间距,设计推力值等。
  (二)治理工程分项平面布置图
  1、图面内容:以不大于A0图幅为宜,滑坡治理的抗滑桩、挡土墙;泥石流治理排导槽、防护堤及危岩治理的拦石墙、拦石网等线性分项工程平面布置图以带状A3或A3加长图纸绘制为宜,比例尺以1:200-1:500为宜。分项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针对某个地质灾害体(如1号泥石流沟)及对应的某分项工程(如1号排导槽)范围的勘查平面图为底图,以点、线、面分层次表达本图反映的灾害体范围、危险区范围、保护对象、地形地质要素;并重点突出表达(可用不同颜色、形状区分)分项治理工程构筑物的正投影,按比例绘出构筑物外轮廓、顶底和结构分界特征线,标注各部位尺寸、高程、基础开挖范围线、坝的回淤范围线。
  2、图纸说明:针对本图灾害体及对应的分项治理工程逐条进一步说明治理方案。如:
  (1)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治理工程区由那些灾害体组成,说明其规模、稳定性等。
  (2)针对某灾害体的治理方案组合:详细说明各工程的结构类型、布设位置、工程目的及保护对象。
  (3)工程主要尺寸(如挡土墙、排水沟的长度、高度;抗滑桩类型、桩数、桩长;主动防护网、格构护坡面积等)。
  3、图例:参照总平面图,针对分项图面内容取舍,突出重点。
  4、工程量表:表中应按照分项工程单元,列出主要清单工程量。
  5、工程构筑物控制点表:表中针对分项工程构筑物轴线端点、外轮廓线拐点、中心点等具有定位放线测量意义的点(设计踏勘定测打桩点)及工程区测量基准点(施工放线依据的测量等级点,不少于2个)应列出坐标、高程数据,并注明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三)治理工程纵横剖面布置图
  1、图面内容:以不大于A3及A3加长图纸为宜,比例尺1:200-1:500为宜,以地质灾害勘查剖面图为底图,剖面图上必须表达灾害体范围、危险区范围、保护对象、地形地质要素;并突出表达剖面能够反映的各项(可用不同颜色、形状区分)治理工程布置的位置(按比例和构筑物外轮廓线及结构特点反映)。纵剖面布置图主要表达灾害体、治理工程与保护对象的关系,横剖面布置图主要表达抗滑桩、挡土墙、拦石墙、拦石网等线形布置工程沿轴线方向的构筑物尺寸结构与地形、地质的关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