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2009年12月21日发布)
为切实做好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编制我省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江苏省2008年地质灾害概况
2008年,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5起(镇江3起、连云港1起、徐州1起),灾害类型均为滑坡,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灾害造成部分民房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432万元,无人员伤亡。
二、2009年全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省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2008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省气象部门对2009年全省降水趋势初步预测,预计2009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将呈增长趋势,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极端气候、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为主要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
三、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经过近几年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我省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全省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327 个,其中滑坡176个,崩塌40个,地面塌陷59个,其它52个。
1、防治重点区
(1)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南京市、镇江市、连云港市区、仪征、宜兴、盱眙等低山丘陵、岗地地区为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这些地区在汛期前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群测群防责任制,将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2)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徐州市的贾汪区、沛县、铜山县,南京市的江宁、雨花台区,苏州市吴中、高新区为采空地面塌陷的重点防治区;徐州市区、南京市的仙林、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宜兴市查林村为岩溶地面塌陷的重点防治区。对已经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的区域要划定危险区,并设立警示标志,开展监测,对地面塌陷危险区危房要进行有计划地拆除,将群众迁移到安全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