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兴市教育局以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为载体,投资800余万元新建14所、改造9所学校食堂,投资100余万元添置锅炉、冰柜等设施。资兴市所检查学校全部免费给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开水,并做到大部分开水桶加锁,确保学生饮水安全。2008年永州市零陵区投资500万元对7所学校食堂进行了改造、改建;今年该区筹措资金400余万元,对8所学校的食堂、厕所进行改造和重建。近两年湘乡市加大了投入,用于学校食堂、饮用水改造的经费达1000多万元。
3、加强培训,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从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降低学校食品安全风险出发,各地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每年组织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各自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去年起,资兴市教育局安排10万元经费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食品、饮用水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
4、加强检查,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为了确保中小学食品安全,各地教育、卫生、药监等部门多次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对学校食品、饮水安全进行拉网式督促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下达监督意见书,责令学校限期整改。
通过长期坚持以上几点有力的举措,今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比往年明显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卫生工作不到位。如湘中地区的某个县级市,教育部门的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职责不清,督查不力,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不到位,处于松散的状态。
2、部分学校自身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有不完善的地方。检查发现部分学校虽有卫生管理制度但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自身检查只限于一般卫生检查或流于形式。在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从业人员不按规范操作,存在成品、半成品、生食混放,操作台混用,熟食随处摆放,食品原料未入库等现象。部分学校采购索证验收把关不严,餐饮具消毒未落实,食品留样不规范,食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如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镇中学5个工作人员均无近2年健康证。
3、学校食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食堂功能用房普遍不全,尤其是农村学校,有的学校食堂周边存在污染源。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食堂加工场地面积过小,有的食品粗加工、切配与烹调、餐具的清洗消毒均在一间房子里进行,功能分区不明,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一些农村学校食堂 “三防”设施不全。涟源市第一小学和伏口镇中心小学不具备开办食堂的基本硬件条件。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镇中学和怀化沅陵县凉水井镇中学食堂“三防”设施不全,苍蝇密度大。资兴市蓼江中学食堂距离厕所不到20米,防鼠防蝇设施已损坏。吉首市第五小学和吉首市双塘镇中学食堂食品操作间布局、功能不合理,吉首市双塘镇中学炒菜还在食堂外。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