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信息工作的意见

  全市农村市场建设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流通企业为主体,农产品、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发展,城乡市场相互融合,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市场体系。

  ――市场布局基本合理。逐步形成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交通与物流基地建设相配套,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相结合,全国性大市场、区域性市场、区县(自治县)级市场、乡镇市场呈层级发展的合理布局。

  ――市场功能基本完善。市场主体经营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期货市场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创新运用,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1000亿元级、100亿元级、10亿元级大型批发市场,建成1个以农、畜产品交易为主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

  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逐步建设功能完善、纵横贯通、机制健全的市、区县(自治县)、乡镇、村四级信息双向畅通平台,实现农村信息化服务全覆盖。建成农村信息化重点示范区县(自治县)1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全市15万个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免费享受信息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惠及所有农户。

  ――信息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内容丰富、数据权威的市、区县(自治县)两级“三农”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市、区县(自治县)涉农部门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建成重庆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1000个企业或协会、2000个名优农产品网上展示与交易。

  ――信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加强“15152”农村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100名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信息分析师,500名生产技术、农村政策和市场经济信息咨询专家,10000名农村信息传播员,500名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员和2000名农业生产信息采集员,解决农村信息化工作“有人办事、能够办事”的问题。

  三、构建完善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体系

  (一)完善农产品及农资市场体系。按照统一规划、依托产业、适度超前的原则,抓紧编制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农产品产地重点建设专业批发市场,销地重点建设综合市场,产销结合地区重点建设产销双重功能市场。综合考虑全市各地现有农产品规模、区域位置、市场定位、交通条件等因素,培育或新建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加快形成覆盖全市、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发挥供销系统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发展区域和区县(自治县)连锁经营、配送中心,构建农资集团经营体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