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入户工程等科技推广载体作用,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思路,组织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农户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指导直接到人,切实提高农业科技覆盖率。
(五)加强现代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着力打造“巴渝新农网”、“三峡农业科技网”、“重庆兴农网”、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平台,使农业技术信息传递更畅通、更便捷。实施农业技术数字化改造工程,探索农业技术远程在线服务模式。积极引导有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发生产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并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农民科技书屋、农业科技入户信息直通车、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宣传栏的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加强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工作。
五、积极建立新型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主要粮食作物和柑橘、生猪、蔬菜、草食牲畜等重点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面向区县(自治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用户的科技需求,设置科学家岗位,实施动态管理,促进现代技术和高层次专家进入生产第一线。
(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服务、搞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深化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职能作用。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对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定期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强化经费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引导一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支持建设经营性顶岗培训基地,形成多元化、高效率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三)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业,领办科技企业或科技服务组织,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探索科技特派员选派和服务新机制,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鼓励涉农高校、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总承包服务,与科技用户建立紧密型联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