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卫生部令2004年)
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88号2005)
5、《
消毒管理办法》2002版(卫生部令2002)
6、《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2002年
7、《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医发330号2005)
8、《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卫医发2004版)
9、《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卫医发[2005]73号)
10、《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2006年)
1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年)
12、《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
第五部分 慢性病防治工作
一、死因监测信息网络报告工作
(一)组织机构与制度
1.医疗机构应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管理小组,明确死因报告责任管理部门,制定工作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规范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发放与保存、死亡个案资料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报告、核对和查漏补报程序。
2.责任科室要有专职或兼职的死因网络报告人,每天上网报告死亡病例信息。
3.要定期对门诊和住院部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基本要求
1.凡在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疗机构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死亡原因不明者必须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证》第二联背面的调查记录栏内。
2.新生儿死亡,包括出生时具有心跳、哭声、呼吸、随意肌运动或脐带搏动中的任一项生命现象的新生儿死亡,应由诊治医生或接生员(助产士)填写《死亡证》;儿科、急诊室发现小于28天的新生儿死亡,均应填写《死亡证》。
3.要指定专人每天收集医疗机构内的《死亡证》,并进行第一级质量审核,对存在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及时进行核查,在14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填报时,需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留存死亡证第一联,并建立台帐登记。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在14天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传真、邮寄)将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寄送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写完整的《死亡证》第二联寄(送交)医疗机构辖区所在地的县(区)疾控机构,并做好交接记录。
4.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 按照《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进行报告。
二、肿瘤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
(一)组织机构与制度
1.医疗机构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肿瘤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管理小组,明确肿瘤报告责任科室,制定工作管理制度,并列入本单位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2.责任科室要有专职或兼职的肿瘤登记报告人,定期上网报告肿瘤病例信息。
3.要对有关肿瘤诊断、治疗和病案整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之了解肿瘤登记的要求并能正确填写《广州市肿瘤报告卡》。
(二)基本要求
1.报告对象和病种。户籍在广州市(包括区和县级市)并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报告程序和时限。报告责任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报告卡片的收集、登记、输入、寄送及卡片的质量审核,责任人将收到的报告卡首先剔除重复卡,逐张审核填写质量,不合格者返回重填,合格者逐张卡片登记入册。并定期到门诊、住院部、病案室以及病理、检验、放射、超声波、同位素等诊断科室核对,发现漏报的须及时补报。住院病人应在病人出院或死亡10天内完成《广州市肿瘤报告卡》的填写,合格卡片经审核后在20个工作日完成网络报告。
3.填写卡片时要求完整、清楚。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职业、文化程度及常住户口地址这些基本项目不得有缺项。有病理检查的病例必须填写病理学类型。
三、其他重点慢病病例登记工作
要做好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新发现病人的登记和统计,建立台帐,必要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上报。
四、慢性病病人早发现与管理
(一)高血压病人早发现
1.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
(1)建立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的工作制度、自查制度,并列入医疗机构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在诊室的醒目位置设有“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标志,以提醒就诊者配合。
(2)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的35岁以上的门诊年度首诊病人必须进行血压测量,并将血压测量结果记录于门诊医生日志和就诊者病历首页上。
2.对符合以下1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就诊病人需测量血压:
(1)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2)超重或肥胖(BMI≥24kg/㎡);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 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