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拓展“三网融合”应用。
1.建设目标。增强互联网电视(IPTV)平台应用模块的互动功能,增强农产品在线交易、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招聘等互联网功能;到2012年可以提供100套直播节目并具有72小时电视回看,10000小时VOD点播功能。IPTV应用入户和信息终端进程取得显著进展,到2012年末,开通1.5万IPTV用户,10万计算机用户、其中且30%用户可以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
2.建设思路。IPTV平台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拓展功能的设计和建设思路,充分利用电信现有的网络、软硬件设施、应用系统,集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在现有IPTV平台集中式组网结构的基础上,完善平台设施,提高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推进IPTV应用进村入户时,继续推进通过EPON、ADSL、WIMAX和新一代无线通信3G方式实现的农村地区通宽带工程,对于宽带无法到达的地区,通过无线450D技术解决农村地区网络进村问题;联合广电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供应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在内的多方利益主体,通过多方合作降低农户使用IPTV平台的成本,加快IPTV平台入户进程,推进IPTV和信息终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实现多方共赢。
3.建设内容。
(1)增强IPTV平台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功能。扩大互联网信息浏览范围,实现互联网实时信息抓取功能。
(2)增强IPTV平台的互动功能。实现收发电子邮件、在线游戏、在线娱乐、股票交易、在线金融、电子支付等互联网具有的互动功能。
(3)增强IPTV平台的视频服务功能。提升现有电视服务、视频点播、农村党建、文化共享、卡拉OK等功能,增加数字图书馆、中小学远程教育、面向三农的技能培训等功能模块。
(4)推进IPTV、信息终端入户进程。以现有的网络资源为基础,扩大商业合作,联合多方利益主体,进行商业服务产品的共同开发,降低信息终端、网络以及服务成本,采取地方财政补贴、企业让利、农民自筹相结合方式,推进IPTV在农村的普及应用,提升平台的效益。选择经济条件好、农产品生产和交易频繁的地区,加快信息终端入户的步伐。
4.建设与运营。宁夏电信公司承担建设和运营工作,各市、县(区)参与IPTV平台推广工作。
(四)创新扩展农村信息化应用。
1.建设目标。建成覆盖全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农村电子政务应用率显著提高,覆盖川区50%以上的行政村、山区30%以上的行政村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村务管理。50%以上的市县应用农民工信息系统,农民通过该系统找到就业信息的比例达到外出务工农民的30%以上。
2.建设思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以涉农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为依托、以农村信息员为支撑,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农村电子政务等农村信息化创新应用模式,增强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建设内容。
(1)建设完善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深入应用。在农村综合信息网基础上,结合农业特色,规划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群,至少建成5个特色农产品电子交易网,带动各区域及上下游关联涉农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不同区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借助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结合本地化的农产品优势和信息员队伍优势,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分平台;通过重点扶植一些基础条件好、发展快的区域,打造有特色的宁夏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支持面向全流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交易服务、业务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发展;支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信息发布、过程优化及货物跟踪等服务;逐步形成一套生产、包装、销售、物流等完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2)整合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劳动就业、教育文化等政务服务,发展宁夏农村电子政务。加快乡镇政务信息化建设,做好审批终端的建设与服务,建设本地化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与其他应用体系的数据共享。整合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劳动就业、教育文化、防灾减灾等政务服务,推动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发展。推动网上村务公开,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村管理水平。涉农政务管理系统要完成计生、社保、民政、教育、党员管理、综合治安等几大模块的开发和应用,能够做到信息采集“一表多用”、信息更新“一键多表”、信息使用“一数一源”。
(3)组织、整合区内外资源,积极推进农民工信息服务。推进农民工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采集、整合和优化劳动、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向农民工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文化生活等方面信息服务,提升农民技能和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化,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