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业空间布局
(一)环保生产型企业布局。在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全市环保产业基地,主要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与经营企业。重点建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处置区、资源综合利用区和环保产品生产区,集中打造一批优质企业群。在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布局废金属、废纸回收利用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二)环保服务型企业布局。在成都龙潭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全市环保科技孵化园,打造环境服务总部基地。科技孵化园重点扶持中小环保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工程验证试验,重点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具备创新能力的环保企业,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环境服务总部基地重点引进环保工程设计、环境工程监理、环保工程招投标、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测、环境金融服务等环保服务企业,形成一条龙的环保科技服务体系。
五、推进措施
(一)构建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制定、出台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和工作推进方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环保产业统计体系。
(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项目。
1.扶持利用生活垃圾、秸秆替代燃煤用于水泥、墙体材料生产等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化项目。
2.扶持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声屏障及吸声材料的研发、生产,扩大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支持参与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竞标。
3.扶持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研发和相关产品的生产。
4.扶持我市相关企业在省内、国内建设收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大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规模。
5.扶持我市专业环境保护研究机构的发展,提高宏观战略研究能力,为制定环保政策、发展环保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引进一批技术与产品。
1.针对我市环保产业薄弱环节,瞄准国内外环保产业市场,招大引强,重点引进龙头骨干企业和拥有关键产品、技术、市场的企业。鼓励我市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环保企业合资、合作。
2.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环保骨干企业的交流及技术合作,吸引其到我市建立研发基地,鼓励成果在本地转化。
(四)研发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
1.开展电厂烟气脱硫工艺和设备研究,掌握200兆瓦及以上机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的工艺设计和设备制造技术。
2.开展生物质能发电、供热的技术和设备研究。重点研究高效微生物的分选与培育、沼气发酵工艺条件及相关发酵设备,掌握生物质能转化沼气的核心技术,创造条件形成产业化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