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思路与规划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坚持 “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依靠技术进步,培育规范市场,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我市环保产业“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战略目标。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环保产业实现产值260亿元,其中,环保产品产值7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4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5%。力争实现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家,产值在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企业5家,产值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企业10家,并培育出一批有产品特色和竞争力的企业群。
三、发展重点
(一)大气污染防治。扶持重点企业提高配套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兆瓦以上燃煤电厂机组烟气脱硫工艺及相关产品;引进高效节能催化燃烧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尽快实现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进入该领域先进行列。
(二)水污染防治。大力扶持日处理能力5万吨以下的先进、实用、高效、低耗的设备生产企业,逐步形成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引进日处理1千吨以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引进湿式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及沼液处理技术;推广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环保养猪技术;打造西部水处理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
(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秸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城市污水厂污泥、林区“三剩物”等生物质能综合利用,重点在沼气、建筑墙材、生物油脂、有机肥料等产品生产方面有所突破,在西部率先实现生物质能产业化;大力扶持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西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置中心。
(四)环境服务。发展环境工程评估、环境工程监理、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监测、环境投融资及风险评估等咨询服务产业;培育集环境工程总承包、环境污染治理、环保设施运营、环保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环保服务骨干企业。
(五)环保材料。大力扶持隔音吸音材料与成套隔声降噪设备、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微生物处理添加剂、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和混凝剂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力争达到西部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