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耳矿井(一期)一井初步设计的批复
六盘水市发展改革委:
报来“关于申请批准发耳矿井(一期)一井初步设计的请示(市发改请〔2009〕536号)”及有关资料收悉。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五委(部、局)联合下发的《
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和矿井分期建设、逐步达产的实际情况,我委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审查,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1、发耳矿井(一期)一井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南部的鸡场、都格和发耳乡境内。发耳矿井(一期)一井范围:南至7勘探线和33煤层露头,西至北盘江,北至湾河,东到33煤层露头,面积21.98平方公里。资源/储量为31151万吨(其中334?资源/储量888万吨),可采储量12311万吨,设计生产能力180万吨/年,服务年限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2、同意设计矿井采用平硐-斜井综合开拓方式,设置三个工业场地。主工业场地选在湾河南岸的刘家寨,该场地邻近发耳电厂,地面较开阔,有利于矿井工业场地布置和煤炭运输;辅助工业场地选在湾河南岸的河沟头附近。三采区工业场地(原发耳一矿工业场地)位于发耳矿西南约2.0公里处、发耳乡以西约2.2公里的李家寨附近坡地上。
3、同意设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矿井初期共设五个井筒,在矿井工业场地内布置主、副斜井进风,在辅助场地内布置回风平硐回风(专用),在三采区风井场地布置三采区风井场地进风平硐(原发耳一矿主平硐)进风、三采区回风平硐(原发耳一矿回风平硐)回风(专用)。井下采掘工作面独立通风,并设置专用回风大巷。
4、同意矿井采用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冒落法管理顶板,矿井达到180万吨/年能力时布置两个采区两个综合机械化工作面,采煤机选用电牵引采煤机,工作面支护设备选用对煤层厚度适应性较强的掩护式液压支架,运输顺槽装备带宽0.8米的PVG整芯胶带输送机。
5、同意设计采用的矿井主运输和辅助运输方案,主运输选用强力胶带输送机,其它辅助运输采用600毫米轨距1.5吨系列矿车。
6、同意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设置高、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采用本煤层预抽、高位钻孔和采空区埋管抽放等方法治理矿井瓦斯,应认真做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等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