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培育壮大以煤化工为龙头的八大工业集群。依托兖矿、新奥、枣矿等企业集团,以煤制甲醇深加工项目为主,开发生产醋酸、二甲醚、烯烃等深加工产品,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以煤化工产业为依托,不断拉长煤气化、煤焦化产业链,开发精细化工产品。以鲁南机床、威达重工等为骨干,重点研制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带动其他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推进水泥行业资源整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开发特种水泥、专用水泥和水泥深加工产品。抓好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尽快形成产业特色。
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重点抓好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规划建设运河古城核心景区,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品牌。积极发展运河物流业,以枣庄港、台儿庄港、峄城港、滕州港四大运河枢纽港口为节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划建设煤炭、建材、化工等大宗货物物流园区,构建沿运河临港现代物流体系。扶持发展一批特色突出、协作配套、产销一体的专业市场群。加快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为生产服务的能力。
(二)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围绕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品牌,按照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组团式城市的要求,整合矿区城市布局,推进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引导组团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枣薛中心城区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改善“煤城”形象,推动传统工矿城市向文化旅游城市转变,提升鲁南“门户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抓好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加强采煤塌陷地治理,采取耕地、湿地、水面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综合利用,提高综合开发效益。继续抓好造林绿化,搞好重点生态林工程建设,推进植被和生态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煤矸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广建材、电力、煤化工等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以电厂脱硫和水泥粉尘治理为重点的工业烟气和粉尘治理,鼓励节能技术创新和节能产品应用,推广建筑、电力、水泥等领域的先进节能技术,努力实现节能减排。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各类职业培训,重点解决好煤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扎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努力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来源。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以扩大覆盖面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救助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着力研究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