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紧密结合农业六大产业建设,推进油茶和工业原料林造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油茶产业要以农民为主体,使农民通过产业发展增收得到实惠。各地要制定出台扶持鼓励农民个体参与油茶产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已列入国家油茶产业示范项目的县(市),要在国家下达的项目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当地农民个体实施造林。要推广应用油茶良种苗木造林,坚决杜绝非良种苗木和劣苗上山造林,保证造林质量。油茶开发要注意保护生态,减轻水土流失。做到“山顶戴帽、山脚穿靴”。大面积集中连片开发要有意识实行块状混交模式,培育混交林。大力发展以桉树、丛生竹为主的工业原料林,抓好经营主体,造林用地的落实。要鼓励引导加工企业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林业部门要指导企业做好规划、编制造林作业设计。因受技术等条件限制,企业营造基地有困难的,可由企业出资,林业部门代为营造。
(六)要突出造林质量和进度,重点抓好经营主体的落实。各县(市、区)要坚持“谁造谁有”,落实造管主体,明确利益分配,按照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的要求,创新机制,大力推行合作造林模式,采取专业公司、企业、大户出资,农民出地,利益分成,分成方式可以实物或钱币两种方式。在工程建设中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招投标制,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
(七)要拓宽筹资渠道,抓好造林绿化资金投入的落实。县(市、区)政府要创造条件设立林业投资公司,建立林业投融资平台。要采取财政投入、部门整合、吸引外资、企业投资、群众自筹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造林绿化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林地、农村四旁隙地的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要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长(珠)防林、农发资金、新农村建设等资金,统筹安排造林绿化资金。要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各种相关项目的扶持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对已争取中央、省立项的林业项目,各县(市、区)要给予配套资金。金融机构要建立面向林农等生产经营者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简化贷款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造林绿化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
(八)要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制订科学的考核办法,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细化部门责任分工,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主动配合的格局。要落实考核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造林绿化工作督查、考核力度,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