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前,先进行场地表土剥离,并堆放在路基两侧和互通立交等处(共19处),表土堆坡脚用装土编织土袋码砌拦挡,挡墙长1995m;土堆周边设简易排水沟和沉沙池,排水沟长4187m,土堆顶面撒播草籽绿化,面积7.9h㎡。
路基施工时,对填方边坡高度超过10m和挖方边坡超过20m的路段用装土编织袋挡墙在路基边坡坡脚进行临时拦挡;对路基和路堑的土质或粘土边坡,降雨时用塑料薄膜自上而下覆盖;路基填筑完毕,塑料用于边坡植被保湿;对采用撒播草籽防护的坡面,播种后初期用无纺布遮盖保护防冲刷;隧洞开挖时在洞口下游设装土编织袋进行临时拦挡。
对主体工程的直接影响区,施工完毕后进行场地清理,尽快恢复水保生态环境。
(二)弃渣场防治区
共设26处弃渣场,占地面积60.85h㎡。
堆渣前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在渣场边缘,表土堆坡脚用编织土袋拦挡,挡墙长4566m,土堆外周设简易排水沟和沉沙池,排水沟长5023m,渣体顶部撒播草籽临时防护,面积4.56 h㎡;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清理。
在各弃渣场下游修建M7.5浆砌片石挡渣墙,总长2168m;在挡渣墙前趾和渣场两侧修建M7.5浆砌片石排水沟下接急流槽,槽口设置沉砂池,排水沟长16002m,急流槽长821m;在渣场底部设置排水盲沟,共长2966m。
堆渣过程中,分层堆放,层层压实,按边坡稳定要求进行堆渣;变坡处平台内设M7.5浆砌片石排水沟,共长4903m。
弃渣完毕后,进行场地平整,面积60.85 h㎡,宜复耕地复耕,面积19.18 h㎡,其余采用灌木与撒播草籽绿化,面积41.67 h㎡。
施工扫尾期,对直接影响区进行场地清理。
下阶段应根据挡墙地基类别,复核挡墙安全性;根据弃渣成分复核渣体边坡稳定性;根据渣场占地类型和土地性质,进一步复核复耕措施。
(三)施工便道防治区
施工便道占地面积16.23 h㎡。
开挖前,在施工便道征地范围内先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在征地范围内,表土堆坡脚用编织土袋拦挡,土堆顶面撒草籽绿化,周边设简易排水沟,长6500m;施工过程中,在便道靠山侧修建简易排水沟,长12300m;在便道路基下游侧设编制土袋码砌临时挡墙进行拦挡,挡墙共长1100m;对部分边坡稳定性较差的便道用M7.5浆砌片石挡墙防护,长3246m。开挖的土质边坡采用草籽绿化防护,面积2.06 h㎡。施工扫尾期,进行场地平整,面积16.23 h㎡;原为道路的予以保留,宜复耕地复耕,面积2.61h㎡,其余采用灌木与撒播草籽绿化,面积10.31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