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工作。加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新增企业工会650家,新发展会员4万人。开展“为企业服务,解职工困难”活动,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组织系列职工技术比武活动,加强高技能职工队伍建设。开展农村青年创业成才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助推行动,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和青少年公共事务服务中心、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召开农村青年创业工作会议,开展创业项目大赛、青年网商帮扶计划,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开展百万妇女创业创新行动。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促进妇女增收。开展百万妇女和谐文化行动。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举办科级女干部、巾帼文明岗岗长培训班。组织开展金华市第12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和第23届金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桥工程”完成项目验收20项,新立项20项。完成市级科普示范单位创建10个以上。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35、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企业为基,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健全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节。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深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和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加快电子监察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提升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市区管理体制。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行政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36、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监督法,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报告重大事项。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重视司法监督,注重发挥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依法治市和政府法制建设工作,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调解工作,推进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实施。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青少年、企业职工和农民法制教育。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法制办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37、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金华”创建活动,确保金华市及80%的县(市、区)达到平安标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制定《金华市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意见》,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和技防配套的立体防控网络。开展平安综治志愿者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全市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建“防范社会化”工作体系,将治安防范工作融入社会,重点做好“十张防范网络”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认真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明确首办的主体、内容、程序和责任,完善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机制,探索建立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基层信访“五个一” 工程,夯实信访工作的基层基础。推进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确保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社会稳定。进一步深入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加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防范处理邪教工作。强化政权意识理念,全力推进党内教育和社会宣传的长效化建设;强化基层基础理念,全力推进“无邪社区(村)”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强化管控打击理念,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强化教育转化和教育引导理念,全力推进防范控制工作重心的不断前移。切实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健全风险协调处置机制。推进企业、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引导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严肃查处企业欠薪逃匿行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各项控制指标。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全程监管,全面推进“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府办(应急办)、市气象局、市信访局、市安全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金华市银监分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安全监管局、市经委、市卫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