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司法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地税)局、市审计局
2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推进教育强县、教育强镇创建工作,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完善教师支教制度,促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辐射,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快金华六中迁建、原金华一中蒋堂校园改造等工程进度,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重视抓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多渠道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认真抓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支持浙师大发展;推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完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验收工作;推进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义乌工商学院建设。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义乌工商学院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
27、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升特色专科医疗水平,培养一批“名院、名科、名医”,多渠道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以公共卫生、农村和社区卫生为重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做好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进“健康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达90%以上。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创新卫生服务模式,在市区推行医疗机构“一卡通”工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重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强化出生缺陷防控,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办好市第七届运动会。积极开展体育创强工作,力争创建省级体育强镇6个,省级城市体育先进街道2个,扶建新农村小康体育村100个。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人口计生委、市体育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金华开发区管委会
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28、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风景旅游区等创建活动,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基础。组织开展金华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做好《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普测。推进“春泥计划”试点工作。抓好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主题教育。继续做好全市中小学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竞赛活动,开展文明公仆、和谐交通主题实践活动和城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好军民共建、社区共建和五好文明家庭等各项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社区文化示范点文艺周活动。组建文明单位联谊会,进一步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金华日报社、市广电总台
配合单位: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29、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一步巩固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推进党员的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媒体宣传中、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到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中,不断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各级讲师团的骨干作用,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通俗化宣传。认真贯彻落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快速反应机制,推进新闻通气会、新闻例会、新闻阅评、新闻发布等制度化建设。做大做强金华新闻网站,加强网络正面舆论引导,规范网上舆情通报制度,健全网络值班制度,确保网上信息安全。抓好经济形势宣传引导,抓好庆祝建国6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好“两会”和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等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金华日报社、市广电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