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一)对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可以看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未来随着宁夏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然会持续增长。但是,宁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发展的方式比较粗放,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型特征比较明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较为普遍。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宁夏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因此,宁夏既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
  宁夏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省区。2007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87.9%,比全同平均水平高了近18.5个百分点;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分别高出36%和61%。大量燃用煤炭必将带来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受到资源结构、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宁夏要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面临比其他省区更大的困难。
  (三)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挑战。
  相比其他省区,宁夏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2007年,宁夏单位GDP能耗为3.95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了4.6%,要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落后是能源效率较低和温室气体排放较高的主要原因。重点行业落后的技术和工艺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先进技术严重缺乏。
  宁夏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能源、工业、建筑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通过获得和采用先进、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淘汰落后、高耗能和高排放的技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从而避免由于技术“锁定”效应所带来的能耗强度上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四)对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提出了挑战。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森林碳吸收汇的能力,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宁夏属于西北生态脆弱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复杂,环境容量较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草地资源质量不高,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仍然十分严重,生态自我修复和自然净化功能较差,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难度较大。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引起气温升高、极端事件和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频发等方面的变化,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增加生态保护的难度。宁夏可供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的难度很大。由于宁夏经济实力较低,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五)对农业生产领域提出了挑战。
  宁夏农牧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大。干旱、霜冻、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综合生产能力弱。未来随着气候变暖,对农牧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会继续加大,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也随之增加。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遏制潜在荒漠化增大趋势,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宁夏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象灾害能力长期面临的挑战。
  (六)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挑战。
  宁夏水资源贫乏且量少质差,是全国水资源量最少的省区之一。受季风影响,天然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大。宁夏大部分地区70%的降水集中在7、8、9月份,4月份— 6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难以保障作物苗期对水分的基本需求,干旱频发,农业减产。目前,中南部地区8个县(区)中7个缺水,9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未来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区用水量将会持续增加。气候变暖将减少宁夏的径流量,增加干旱发生的概率,加剧区域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保护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是宁夏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部分 宁夏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节约资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宁夏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二)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对宁夏而言,减缓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积极增加森林碳汇数量的同时,结合生态恢复与建设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建立政策机制的原则。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继续把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政策措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
  (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为宁夏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