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能源消费以第二产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别占全区能源消费的1.62%、86.0%、6.88%和5.5%,其中工业用能主要集中在重工业。特别是集中在六大高耗能行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非金属矿物制造、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等6大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34.2%、20.3%、3.5%、7.5%、7.8%和11.2%。2005年,宁夏单位GDP能源消费为4.14吨标准煤,为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9倍;2006年、2007年分别下降为4.10吨标准煤和3.95吨标准煤。
宁夏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2007年底,发电总装机容量为815.7万千瓦,其中火电743.1万千瓦,占91.0%;水电42.8万千瓦。占5.25%;风电29.8万千瓦,占3.65%。电厂发电量为451.16亿千瓦时,其中火电431.24亿千瓦时,占95.6%,水电12.88亿千瓦时,占2.8%,风电7.04亿千瓦时,占1.6%。
(五)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与全国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GDP达到834.16亿元,增速达到12.7%,且连续7年保持在10%以上。总人口为610.25万人,人均GDP达到13669元。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2007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7.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0.2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5.98亿元。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1.2:49.2:39.6。煤炭、电力、机械制造、化工、轻纺、建材等是宁夏工业中的优势产业。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9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81元。
但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与东部发达省区的差距还在逐步拉大。2007年,宁夏的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宁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经济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气候变化对宁夏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一)对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宁夏农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农业受干旱、霜冻、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影响的程度加大,灾害损失不断增加。
随着气候变暖,宁夏生长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南部山区减少的最为明显,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随着旱灾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冬季变暖有利于病虫的越冬、繁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升高,出现霜冻、低温冷害的概率逐步减小,但农作物生育期提前,抗灾能力下降,加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适应性措施,小麦、马铃薯等作物都会以减产为主,水稻种植面积也会受到水资源的极大制约。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生产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气候变暖后,草原区出现干旱的概率增大,持续时间加长,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五是气候变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会提高。
(二)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还将会对六盘山、贺兰山等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干旱加剧,六盘山、罗山、贺兰山森林资源垂直带谱不断上移,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宁夏中部草原植被构成中,优质牧草所占的比例将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豆科牧草将明显减少。植被群落结构有可能发生变化,草原退化风险加大。此外,还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可能缩小,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宁夏水资源分布的变化,秋季降水明显下降,暴雨日数增加,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更加不均。同时,导致40年来黄河实测径流量呈下降趋势,宁夏可用水量减少,中部干旱带持续干旱、局地性洪涝等极端降水事件频繁发生。
未来气候变化还将对宁夏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年— 100年,平均径流量可能明显减少。同时可能增加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概率。二是未来50年— 100年,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按目前的水平计算,到20l0年全区将缺水7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缺水16亿立方米;通过实施《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到2010年仍将缺水4.2亿立方米,到2020年缺水6.6亿立方米。如果南水北调两线工程不能如期实施,宁夏乃至西北地区将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四)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增加心血管、疟疾、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同时,气候变化伴随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引发的气象灾害增多,对大中型工程建设的影响也会增加。气候变化还会对交通运输、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某些区域的旅游安全等产生重大影响,也将给电力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此外,暴雨、洪涝、干旱、冰雹、大风、寒潮、霜冻等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及强度将会增加,给保险业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带来一些有利影响:在农业方面,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和新型作物发展,有利于越冬作物过冬,牧草树木、喜温作物引进与生长,越冬早熟作物的提前成熟,改进耕作制度等。如冬小麦种植区域已经由宁夏南部大幅度向北扩展。温度升高,可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减少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有利于作物成熟收获期提前,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在工业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将为企业带来商机。宁夏光能、风能资源丰富,通过开发绿色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经济结构,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和绿色产业。在生活方面,宁夏气候变暖冬季明显,有利于降低宁夏过冬取暖能量消耗。
三、宁夏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