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累计吸收二氧化碳102.84万吨,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02.84万吨。
四、宁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成就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宁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型社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重视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善能源结构。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在农村、边远及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有所提高。到2007年底,宁夏水电装机容量为42.8万千瓦,比2003年提高28.2%;风力发电从2003年开始建设,装机容量达到29.8万千瓦;建成沼气池113.8万立方米,太阳灶1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8.6%,高于全国8%的平均水平。
(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003年以来,全区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有效地修复了草场植被,保护和恢复了生态环境。积极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实施中南部山区的退耕还林。在中部干旱带主要选用耐旱灌木,在南部山区降雨量超过400毫米地方,乔木和灌木间作。条件适宜的地区适当发展部分经济林。2007年启动实施了六个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通过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宁夏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8.6%提高到2008年的9.8%。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引黄灌区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枸杞、酿酒葡萄、优质粮食、奶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控灌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的耗用量。促进冬麦北移,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中部干旱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温棚种植,扩大西砂瓜、红枣、枸杞等种植面积。2008年,中部干旱带温棚种植面积19万亩,西砂瓜100万亩。提高了干旱加剧情况下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南部山区积极发展以小杂粮为主的避灾农业。加大马铃薯三级种薯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推广舍饲圈养技术,进一步发展草畜产业,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提高了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2000年以来,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到2007年底,全区退耕还林79.3万公顷,退牧还草工程围栏草原144万公顷、补播改良25万公顷。工程区草原植被迅速恢复,林草资源总量逐步增加,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第3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表明,宁夏已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比1999年分别减少了23.3万公顷和2.54万公顷,成为全国第一个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省区。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显著,总体步入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阶段。全区森林碳汇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提高了宁夏生态系统固碳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缓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机构建设。
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和节能减排办公室),抓好有关政策的落实,在研究制定、协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六)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规划和法规:《宁夏“十一五”太阳能开发利用规划》、《宁夏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宁夏节能“十一五”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与建设纲要》、《鄂尔多斯盆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宁夏篇》;颁布了《宁夏
气象条例》、《宁夏人工影响天气条列》、《宁夏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宁夏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全国唯一一个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省级十一五规划的省区。
(七)开展了气候变化研究等工作。
宁夏高度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先后成立了宁夏防灾减灾中心、宁夏气候中心和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了相关信息化监测网,及时发布年度气候公报和年度气候影响评价报告等。先后组织进行了中英气候变化双边合作研究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对策与支撑技术研究”子专题“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影响的模拟研究”、国家科技部公益项目“宁夏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宁夏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策预研究”、“气候变化对宁夏主要农作物及适应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下北方五省区草地畜牧业脆弱性评价”、“气候变暖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降水资源变化的影响研究”等;组织编写了“宁夏近50年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宁夏气候与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研究报告。同时,CDM(清洁发展机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宁夏自主开发的26个区内外CDM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实现二氧化碳总减排达4600万吨,CDM工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