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意见

  1.大中型工业企业信息化率达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率达75%,设计信息化率达70%,制造过程信息化率达40%,管理信息化率达70%,供应链信息化率达60%,电子商务应用率达25%,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45%。
  2.全市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0%,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5%,软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
  3.建立50个以上生产过程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建立20个以上信息化集成应用示范工程;打造5个以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带动500家以上企业开展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打造10个以上行业性信息化公共服务企业,在1 000家以上企业推广行业信息系统应用。
  (二)第二阶段(2012— 2020年)。健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体系,建设模式进一步明晰,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综合指数达到90%以上,达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中高级阶段。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工业主导行业信息化。
  重点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冶金、材料加工等工业主导产业,推动实施新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开发、工业装备数字化提升、供应链信息化、节能减排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业协同等环节上的融合,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推进机械制造向数控制造的转变,推进高耗能工艺向节能低耗工艺的转变。工作重点包括:一是面向汽车摩托车产业,重点推进产业链信息化应用;二是面向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工业装备数字化;三是面向石油天然气化工和冶金行业,重点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四是面向材料加工业,重点推进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
  (二)推进工业服务业信息化。
  重点围绕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金融、人力资源等服务性产业,培育壮大面向工业的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工作重点包括: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级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建成辐射长江上游地区的物流信息平台;二是加快面向行业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和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三是开拓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市场,扶持一批电子交易平台研发和服务企业,推广电子识别、商业智能、电子支付等手段在各类服务业态中的应用;四是继续推进我市国家级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加强产业培育与应用推广,探索机器到机器通信(M2M)等技术在工业主导行业的应用模式。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