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绍政发〔2009〕62号)
为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核心,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强化内外部管理,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通过三年左右努力,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民营企业管理体系,重点骨干民营企业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小民营企业初步建立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
二、工作原则
(一)强化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在依法依规加强对民营企业管理的同时,深入做好企业减负解困工作,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切实加强民营企业外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强化内控机制,推行科学管理。注重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共同推进企业管理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重点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管理工作,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企业推广。
三、工作重点
(一)引导提升内部管理
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和落实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权责,完善投资等重大事项论证、决策机制,切实降低经营风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选择若干家重点骨干民营企业作为试点企业,组织指导组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内部制衡和风险控制机制、决策机制、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完善,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向年销售亿元以上民营企业扩面。(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负责实施)
2. 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引导民营企业明确发展战略,强化内部管理,重点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完善各项基础性管理制度。2009年重点开展“百企强身”工程和应对风险系列培训等。组织开展“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总结典型企业经验做法,组织召开系列现场会等予以宣传推广。(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
3.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重点是化解企业间不合理的互保链条,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调整融资担保方式,降低担保风险,形成更为合理的融资结构。加强政策引导和考核督促,推进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贷款方式,提高土地、房产、设备等抵(质)押率和信用贷款比例,积极发展排污权、股权质押、存贷质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扶持和规范担保机构,探索建立担保公司登记备案制及再担保机制,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组织开展创新融资担保工作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面上推进。(此项工作由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绍兴银监分局牵头,市经贸委、金融办等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