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统计,全市因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因旱无法下种面积达64万亩,点片死苗面积达70万亩,全市因旱造成126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9.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5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30000万元。
(二)部分县区遭受风雹灾害,群众房屋和家庭财产损失严重。
5月-6月,我市部分县区多次遭受风雹灾害,部分群众的房屋及家庭财产受灾严重。特别是我市的灵丘县6月6日晚20时左右,该县的七个乡镇,自北向南突降冰雹,持续时间达20分钟左右,雹粒直径1-4cm,地面积累雹层厚度2-4cm,雹粒强度大、来势猛实为罕见。受灾地区的大部分农作物茎折叶落,成片倒伏,大部分地块需毁种或补种短期低产作物,损失极为严重。雹灾使该县74个村的35439户、111970人受灾。受灾面积12.6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0.5万亩。此外还有11.5万间居民住房受损,36间房屋倒塌。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06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1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608.6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1846 万元。大同县5月1日14时到15时左右遭受了特大风雹袭击,风速最高达21.5米/秒,大风使该县的10个乡镇434个蔬菜大棚不同程度损坏,其中259个大棚完全损坏。同时该县的西坪镇、倍加造镇,巨乐乡、瓜园乡经济林受灾尤为严重,有近0.71万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6万元、受灾人口713户2760人。此次灾害造成该县受灾人口1036户3852人,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农业经济损失211万元。
经核查,2009年全市因灾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438万亩,其中成灾面积380万亩,绝收面积152万亩。倒塌房屋243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14户237间,损坏房屋115729间。全市受灾人口140.9万人,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8万人,全市因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908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35884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救灾措施
一是由于持续高温,无有效降水,全市旱情呈扩大趋势之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切实做好抗旱工作,将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准确掌握旱情发展区域、干旱程度、干旱面积以及旱情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和调整抗旱工作对策。
二是及时下拨上级救灾款501万元,解决旱灾地区受灾群众口粮和饮水困难问题。市财政、民政等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并下拨67万元资金,用于全市的抗旱工作。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灾情,精心组织抗旱,并抽调业务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九个农业县区,包乡、包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开展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