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市场主体改革,健全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技术经营服务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多种组织形式的农业技术经营服务体系,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稳定优化队伍。推进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市农业局负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我市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继续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优势企业上市步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市国资委负责)。加快公用行业改革,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行业营运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行业,推动城市供排水、燃气等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建立新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水务体制改革,完成市、县两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市编办、水务局负责)。积极稳妥做好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准备工作,研究建立和理顺普通公路投融资体制(市交通局牵头)。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服务业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市商务局负责)。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型科技体制,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健全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市科技局、经委负责)。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落实和完善国家和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和监管,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全面启动“两个带动”工程和“两个提高”能力建设,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市工商局、经委、财政局、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中小企业局、工商联负责)。创新资源开发模式,逐步形成水电资源有偿使用补偿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深化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继续实施“金土地”工程,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市国土资源局、水务局负责)。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研究试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进生态补偿工作,研究加强环保的经济政策,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市发改委、环保局、林业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