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开展保健食品安全整顿
牵头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参与单位:淮安检验检疫局宿迁办事处,市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
检查保健食品原料采购和使用、产品生产及检验情况和销售索证索票情况,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和伪造、冒用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加大对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曝光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进一步严格进口保健食品经营单位从事保健食品进口申请备案程序,查处进口保健食品标签不合法、不规范和不按规定加贴激光防伪标志“CIQ”的行为,打击无进口食品卫生证书等非法进口保健食品行为。
四、整顿措施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把企业的食品安全第一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全程管理,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及管理方式,全面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检验检测。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重点品种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抽验力度,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可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逐步整合检验检测资源,避免重复检验检测,建立覆盖市、县、乡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
(三)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制度,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市场秩序不断净化。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执法衔接,强化联合执法、联动监管,互通情况,提高监管效率。强化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