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中力量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严查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
冬防期间,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组织力量,结合实际迅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大检查,严查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检查。要对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歌舞厅、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普遍检查,尤其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要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检查的频次。重点检查防火安全管理及值班制度是否落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控室设置及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内装修材料是否符合防火要求,施工工地临时消防设施是否设置到位等情况。要加强相关单位从业人员的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质。二是抓好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小学校舍的火灾隐患整治。各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学校舍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全面排查整治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小学校舍的火灾隐患,推广运用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建筑本质安全度,切实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三是抓好工矿企业、大型仓储的火灾防控工作。冬防期间,各地安监、工商、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要紧密联系,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及时发现消灭火灾隐患,坚决遏制工矿企业、大型仓储火灾高发的势头。
四、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创建考评,落实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措施
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省已出台了涉及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医院、学校、公共娱乐场所、建筑工地等6个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将加快其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的研究制定,不断拓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领域。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四化、两提高”(即单位建筑(场所)合法化、消防管理职责明晰化、日常管理行为规范化、消防提示标识化,提高员工消防常识知晓率、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的目标,在社会单位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宣贯标准化内容,让单位熟知标准的基本要求,员工熟知本岗位消防职责。要督促社会单位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要鼓励单位开展自主管理工作创新,积极开展“三提示”(即提示火灾危险性,提示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逃生、自救方法,提示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等设施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活动,推动社会单位“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良性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各行业部门要组织开展评定达标工作,要将评定结果纳入本行业评星、评级、年检等工作,积极鼓励单位自主管理,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