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优势,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并围绕“六个依托”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一是依托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承接以煤、电、化、油为主的制造业及相关的配套产业,特别是煤化工深度加工产业项目;二是依托现有新材料和相关材料产业,承接钽铌铍稀有金属、镁及镁合金、铝及铝合金、碳基材料、PVC材料、煤基等新型特色材料产业;三是依托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承接工业自动化仪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刮板输送机、起重机、铁路轴承、大型精密铸钢件和风电设备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机械装备制造业项目;四是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积极承接造纸、粮食加工、绒毛皮加工、肉奶制品、葡萄酿酒及医药等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的档次和竞争力;五是依托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加快对接符合宁夏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六是依托宁夏主导产业规划和优势资源,加快与国际优势资本和优势企业的对接,积极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集团和优势项目。
(八)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各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环境容量等,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加快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环境资源等方面和谐发展。在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培育发展27个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配套完备、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5个,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10个,60%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各类产业集群。
(九)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十大铁律”,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强化对各市和重点用能、排污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的考核。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加快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按照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耗能工业对标活动,切实降低主要能耗产品单位能耗。实施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方式方案,开展自治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做好高耗能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率。继续加大节能环保监察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和全民节能减排意识。
(十)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工业优化升级工作的组织领导。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动工业优化升级的合力。从2009年起,自治区政府每年对各市工业优化升级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市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的重点工作任务及其成效适时开展督查,评估结果和督查情况及时在全区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