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行业。造纸产业重点向规模化、林纸一体化、清洁化方向发展,重点建设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和包装用纸三大产业集群,并在附加值高的特种纸生产上实现突破,到2012年,纸和纸板产能达到150万吨。乳制品业重点控制产能的重复建设,实现乳制品多样化,适度发展乳粉,适时发展干酪和奶油等产品。发酵制品业重点抓住全国发酵行业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形成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生产集中度,向规模化、大型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特色清真食品重点以清真食品园为平台,促进清真食品加工业集聚,支持开发生产清真方便食品、清真焙烤制品、清真乳制品、清真熟肉制品,清真休闲食品、清真速冻食品等。
建材行业。依托宁夏建材集团和宁夏瀛海建材集团等重点企业,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到2012年,水泥产能达到15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80%以上,水泥散装率50%以上。全面推广计算机控制技术,重点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达到70%以上。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等新型建材产业,力争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
医药行业。重点发展以抗生素为主的优势化学原料药,在菌种选育、发酵、结晶、提取分离及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衍生物和新型抗生素的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到2012年化学原料药产能由目前的1万吨达到2万吨,将我区建成国家西部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在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积极推进高附加值医药制剂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天然药物和新型化学药制剂,加快以枸杞、甘草、沙棘、苦豆子等为重点的临床新药、功能性保健系列产品的研发并取得较大进展。发展民族医药,有3个—5个回药产品取得批准文号并形成产业化。
(三)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紧紧抓住自治区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2年,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有较大提高,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普及应用,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煤炭、电力、机床、石化、重型机械设备等的电子信息化率从目前平均15%—20%提高到30%,消费用品的电子信息化率平均达到35%以上。通过实施宁东信息化、石嘴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新农村信息化等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促进“五优一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率达到60%以上,形成一批两化融合的示范企业。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4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普及率达到90%,流通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广泛开展。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节能的贡献明显增大,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推广应用集散控制系统、变频控制及在线检测等技术.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自动化,生产过程最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