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节能减排为导向,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限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区域合理布局,走出一条符合我区实际、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实现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三)基本原则。
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既努力化解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坚持增量投人、存量调整,既重视增量投入,又重视存量提升,用高质量的增量来激活和带动存量优化调整;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既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又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利用倒逼机制引导企业主动转型升级;坚持自主创新、对外开放,在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力度的同时,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坚持循环发展、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着力调整优化轻重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四)主要目标。
在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工业发展从依靠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从粗放为主向集约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逐步建立具有宁夏特色和优势的工业新结构。
工业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到201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490亿元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6%,工业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8年的44.5%上升到50%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煤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五优一新”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在全区工业中的比重从2008年的65%达到2012年的70%以上;化工、冶金、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大幅提升,落后生产能力得以淘汰。
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从2008年的7.13吨标煤降至2012年的5.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从105立方米降至9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目前的60%达到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从61%达到65%以上,主要高耗能产品单耗保持国内先进水平,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企业研发水平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从2008年的0.48%达到2012年的0.7%,新产品产值率从目前的6.2%达到8%以上,大中型企业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壮大“五优一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