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工作由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其中公厕和环卫工具房、垃圾箱改造、购置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按照4∶6分担。
3.加强余泥渣土运输和处理的监管,建立"多管齐下,合力共治"的长效机制。
此项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委、住房建设局、城管局、公安交警局负责。
4.采购清洗扫路车等应急设备和大运会举办期间场馆周边环卫作业应急服务,提高环境卫生作业应急处理能力。
此项工作由市城管局和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5.建成并运行大运村(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垃圾封闭式管道收运系统。
此项工作由市工务署会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
(三)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措施。
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病媒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一是大运会前在全市范围内不间断地开展"四害"孳生地调查与整治,落实除虫灭鼠辖区管理责任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杀灭成虫工作。二是对新建大运场馆同步配套建设"四害"防治基础设施,落实除虫灭鼠措施,同时全面维护、完善和使用好已建成的"四害"防治基础设施。三是全市各级爱卫部门提前制定关于病媒生物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提高应对能力。四是在2011年1月至7月间,对龙岗大运中心城周边延伸2公里和其他6处主要比赛场馆周边延伸1公里的区域进行"四害"加强性控制,严防媒介生物传染病疫情发生,全力保证大运会各项赛事安全举办。五是每年4月"清洁深圳月"活动期间,对全市所有国家卫生镇(街道)和省、市卫生村(社区)进行全面复查。2011年7月底前,市级卫生村(社区)要达到90%以上。
此项工作由市城管局牵头,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
(四)行政执法保障措施。
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清理乱摆卖、查处乱张贴乱涂写、拆除乱搭建、疏导流浪乞讨人员、清理流浪犬等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和大运会期间,全面提升执法力度,将所有执法力量放在路面上,采取驻点与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大运场馆和大运签约酒店周边,城市主干道和文化、商业中心,以及机场、港口、一线口岸、二线检查站等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这些区域不出现乱摆卖、乱张贴乱涂写、乱搭建、流浪乞讨等破坏市容环境秩序的行为。
此项工作由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市城管局配合。
(五)部门联动保障措施。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围绕市容整治与环境美化,各司其职,加强联动。市城管局、公安消防局会同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继续推进以消防安全治理为重点的新一轮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市住房建设局负责继续推进物业管理进社区工作;市交通运输委负责地铁建设、道路修缮和道路标识牌改造工作,及时恢复因地铁施工等损坏的道路与绿化;市水务局负责完成对福田河、布吉河与新洲河的整治,在保证防汛安全、河清岸绿的基础上抬高水面,建成完备的污水处理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市人居环境委负责做好水环境与空气质量监控工作;市农业渔业局要确保基本农田常年绿化覆盖,不丢荒,农田内无乱搭建;市公安局、民政局、城管执法局要开展联合执法,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安置工作;市规划国土委、工务署负责做好待建地的管理,确保不出现黄土裸露或垃圾、废品堆积现象,对暂时不开发的待建地可委托有一定资质且信誉较好的花卉苗圃企业进行管理,通过建设花卉用地对待建地进行围档绿化。市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资金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