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表7 8~12岁氟斑牙病例年龄构成汇总表

监测县名

监测自

然村名

病例数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小 计

 

 

 

 

 

 

 

 

 

 

 

 

 

 

 

 

 

 

 

 

 

 

 

 

 

 

 

 

 

 

 

 

 

 

 

 

 

 

 

 

 

 

 

 

 

 

 

 

 

 

 

 

 

 

 

 

 

 

 

 

 

 

 

 

 

 

 

 

 

 

 

 

 

 

 

 

 

 

 

 

 

 

 

 

小 计

 

 

 

 

 

 

 

 

 

 

 

 

 

 

 

 

 

 

 

 

 

 

 

 

 

 

 

 

 

 

 

 

 

 

 

 

 

 

 

 

 

 

 

 

 

 

 

 

 

 

 

 

 

 

 

 

 

 

 

 

 

 

 

 

 

 

 

 

 

 

 

 

 

 

 

 

 

 

 

 

 

 

 

 

小 计

 

 

 

 

 

 

 

 

 

 

 

合   计

 

 

 

 

 

 

 

 

 

 

 



  表8 省(市)X线诊断氟骨症病例分度汇总表

监测县名

监测村名

检查   人数

正常   人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病例  总数

检出率(%)

例数

例数

例数

 

 

 

 

 

 

 

 

 

 

 

 

 

 

 

 

 

 

 

 

 

 

 

 

 

 

 

 

 

 

 

 

 

 

 

 

 

 

 

 

 

 

 

 

 

小 计

 

 

 

 

 

 

 

 

 

 

 

 

 

 

 

 

 

 

 

 

 

 

 

 

 

 

 

 

 

 

 

 

 

 

 

 

 

 

 

 

 

 

 

 

 

 

 

 

 

 

 

 

 

 

 

 小 计

 

 

 

 

 

 

 

 

 

 

 

 

 

 

 

 

 

 

 

 

 

 

 

 

 

 

 

 

 

 

 

 

 

 

 

 

 

 

 

 

 

 

 

 

 

 

 

 

 

 

 

 

 

 

 

小 计

 

 

 

 

 

 

 

 

 

 

合    计

 

 

 

 

 

 

 

 

 

 



  表9 省(市)X线诊断氟骨症病例年龄构成汇总表

监测县名

监测村名

病例数

25~

35~

45~

55~

65~

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例数

 

 

 

 

 

 

 

 

 

 

 

 

 

 

 

 

 

 

 

 

 

 

 

 

 

 

 

 

 

 

 

 

 

 

 

 

 

小 计

 

 

 

 

 

 

 

 

 

 

 

 

 

 

 

 

 

 

 

 

 

 

 

 

 

 

 

 

 

 

 

 

 

 

 

 

 

 

 

 

 

 

 

 

 

 

 

 

小 计

 

 

 

 

 

 

 

 

 

 

 

 

 

 

 

 

 

 

 

 

 

 

 

 

 

 

 

 

 

 

 

 

 

 

 

 

 

 

 

 

 

 

 

 

 

 

 

 

小 计

 

 

 

 

 

 

 

 

 

 

 

合    计

 

 

 

 

 

 

 

 

 

 

 



  附件2: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试行)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是发生于我国贵州省和陕西省产煤区的特有地方病,病区呈点状分布。通过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砷病防治项目,上述病区现已全部落实了改良炉灶措施。为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变化及防控措施效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动态监控高砷煤矿管理情况、居民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范围。
  贵州省和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每个省监测2个县,每个县监测2个村。
  (二)监测时限。
  每年9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
  (三)监测内容及方法。
  1.高砷煤矿管理情况。由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向县(乡)煤炭安全管理部门索要高砷煤监督管理相关信息,通过询问村干部和实地检查,了解高砷煤矿是否被再次采挖利用,结果填入表1。
  2.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在采暖季节,调查监测村户籍人口数和户数、常住人口数和户数;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并从中抽取5户家庭,采集煤样测定砷含量;在非采暖季节,有条件的省份可调查上述家庭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结果填入表2。
  3.病情监测。对监测村内高砷煤暴露人群进行体检,搜索新发病例,观察原有病例病情变化情况。采集30名成人砷中毒病人尿样,男女各半,测定砷含量,结果填入表3。若监测村的病人数不足30人,可补充检测疑似病人或正常人尿样。体检应答率需大于90%。
  4.死亡人口登记。将监测村死亡人员相关信息填入表4。
  (四)病例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方法。
  1.病例诊断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
  2.煤砷采用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3058-1996)测定。
  3.尿砷采用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8-1996)测定。
  三、质量控制
  (一)人员培训。
  1.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负责对地、县级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实施培训,确保监测方法统一、技术规范和协调有序。
  2.从事地砷病诊断、煤砷和尿砷检测、数据录入的地、县级相关业务人员需经省级统一培训,受训人员取得考核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实验室检测。
  1.外部质量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制作并发放质控样,对承担监测任务的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进行考核。经外质控考核合格的实验室,方可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
  2.内部质量控制。承担煤砷、尿砷检测和质量管理任务的实验室,须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煤砷、尿砷样品采集、保存、分析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样品采集、保存和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三)督导评估。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每年对1个监测县和1个监测村进行现场督导;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要参与指导监测县(市、区)的工作。
  督导评估的重点:执行方案的一致性、样本采集和抽样方法的规范性、检测技术的准确性、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监测报告的及时性。
  (四)数据管理。
  1.数据录入采用Epi Info格式,由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数据质量复核纠错。
  2.承担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监测信息的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在收集、管理、分析和报送过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各种原始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和备份光盘。
  4.监测数据属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在媒体和学术刊物上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
  四、职责与分工
  (一)卫生行政部门。
  1.卫生部负责制定监测方案,组织领导监测工作。
  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测工作;负责向省级人民政府通报监测信息。
  3.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测工作;负责向市级人民政府通报监测信息。
  4.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监测工作;负责向县级人民政府通报监测信息。
  (二)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指导监测工作,评估监测工作质量;负责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报送。
  2.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监测人员的培训;指导监测工作,评估监测工作质量;负责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报送。
  3.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参与和指导监测工作,对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指导监测县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和形成监测报告。
  4.监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承担监测工作;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报送。
  五、报告与反馈
  (一)县(市、区)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每年3月2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报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县级人民政府和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局通报监测信息。
  (二)市(州、地)级。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每年4月1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县级监测数据的审核,将所形成的监测报告报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市级人民政府和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局通报监测信息。
  (三)省级。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机构于每年4月3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省级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将所形成的监测报告报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省级人民政府通报监测信息。
  (四)国家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5月30日前完成上一年度国家级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将监测报告报送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六、信息利用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努力做到监测有序、信息顺畅、响应及时、措施有力,确保以健康教育为基础、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持续有效落实。
  卫生部门要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有关部门,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附录:1.相关术语和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2.监测表格(表1~4)
  3.监测报告提纲

  附录1
  相关术语和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一、术语
  (一)改良炉灶。
  采取将煤烟排放到室外的措施(包括改炉、改灶、改烟囱),改变室内敞炉灶燃煤的方式,或配置专用炉具,使用沼气、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原煤,有效避免室内燃煤污染。
  (二)合格炉灶。
  1.燃煤炉(灶)坚固耐用不漏烟;炉桥、炉芯、炉盘、炉盖、排烟设施齐全无损;能够满足家庭做饭、煮饲料、取暖的需求,热效率高于敞灶;符合农村有关建筑安全规范。
  2.供使用沼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灶具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
  (三)正确使用炉灶。
  炉(灶)使用期间,勤除烟灰,保持烟道通畅,炉(灶)燃烧时必须加盖,避免煤烟逸漏室内;炉(灶)长期闲置时,清除炉渣、烟道灰,将铁部件上油,并放置于干燥处保存。
  (四)正确干燥玉米(辣椒)。
  采用避免煤烟污染的方式干燥玉米(辣椒),如室外晾晒、烤烟房烘炕、在有完善排烟设施的炉(灶)上方干燥等。
  (五)正确保管玉米(辣椒)。
  将干燥脱水后的玉米(辣椒),采用密闭方式保存于室内,如储存在袋、箱、仓内,避免遭受煤烟污染。
  二、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一)监测覆盖率。

监测覆盖率=

实际按时完成监测工作的单位数数

×100%

应完成监测工作的单位数


  (二)炉(灶)合格率。

炉(灶)合格率=

合格炉(灶)户数

×100%

调查户数



  (三)炉(灶)正确使用率。

炉(灶)正确使用率=

正确使用炉(灶)的户数

×100%

调查户数



  (四)供人食用玉米的正确干燥率。

供人食用玉米的正确干燥率=

正确干燥供人食用玉米的户数

×100%

调查户数



  (五)辣椒正确干燥率。

辣椒正确干燥率=

正确干燥辣椒的户数

×100%

调查户数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