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09〕5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精神,结合上海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上海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服务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现恢复性增长,服务业增加值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进入九十年代,上海提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达13.8%,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999年首次超过50%。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服务业平稳发展。
  从总量规模上看,上海服务业增加值稳步提升,抗波动性逐渐增强。服务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2486.8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350.43亿元,增长了1.96倍,占全市GDP比重总体上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2000-2008年期间平均为51.7%,基本形成了“三二一”发展的产业结构。虽然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上海“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四个中心”建设的推进,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进一步提升到53.7%。
  从服务业结构看,以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比重较高、增长稳定,商务服务、教育卫生等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小,但增长速度快、发展空间看好。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速为10.9%,行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平均比重达到9.8%,在服务业各行业居首位;金融业增加值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速为10.5%,但各年份增幅波动较大,占全市GDP的平均比重居服务业各行业第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速为9%,占全市GDP比重保持在6%以上;信息服务业增加值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幅达到23.3%,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此外,居民服务业增加值2000年以来的年平均增幅达到15.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平均增幅为14.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平均增幅为12.9%。这些行业虽然增加值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传统行业,但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有望成为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服务业创新看,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集群态势明显。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信息化平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金融服务业各要素市场云集,正在逐步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功能;航运物流业借助于上海优越的陆海空优势和四通八达的道路优势,延伸了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功能。新兴服务行业正在越来越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提升产业能级和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基础上,服务业自身创新也在不断深化。同时,各区县依托各自优势差异化竞争,服务业集群发展态势也越来越明显。
  从国际化程度上看,上海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加入WTO以后,上海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断加深。2006年上海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2008年达到68.3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吸引外资的67.78%。上海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79.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35.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2.1%,高于同期上海货物贸易年均24.8%的增长率;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8年的18.6%;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上海GDP之比)由2000年的13.5%上升到2008年的36.7%。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