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实施职工文化共享计划。广泛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书籍活动,丰富一线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寓教于乐的职工文体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职工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对企业文化兴趣小组的组织和引导,推动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
(七)深化律师进企业服务活动。切实推进“五五普法”活动,借助社会律师资源,发挥公职律师作用,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活动,有效促进企业规章制度完善。培养百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及时疏导化解劳资纠纷和矛盾,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稳定。
四、保障激励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各级工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认真贯彻实施。市总工会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各职能部室负责具体实施。各县(市)区总工会、产业工会、园区总工会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深入调研,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逐步推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绩效考核。一是建设开放的合作协调机制。各级工会要主动与教育、劳动、科技等部门进行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加强与职业院校、文化机构合作交流,发挥好工会现有职工学校、文化宫作用,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于职工素质工程。二是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各级工会要主动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行政,研究制订优秀职工的奖励办法,落实各类专业人才的相关待遇,使职工职业技能、工作业绩与薪金报酬、社会荣誉紧密挂钩。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和督促企业形成企业内部职工职业技能水平考核评定激励制度,按照技术工人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技能表现和业绩贡献大小来确定提拔晋级和薪金报酬。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要积极探索企业积极性与职工主动性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三是形成有效的考评机制。各级工会要结合实际,对职工素质工程的目标、措施、内容进行细化,逐步形成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机制,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工会系统先进评比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经费保障,推动工作深化。市、县(市)区、镇乡(街道)三级总工会都要根据实际需要,把职工素质工程经费列入本级工会年度预算,并积极争取政府有关职工素质教育培训经费的支持和社会资金的援助。各级工会要督促企业足额提取、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经费使用纳入职代会、集体合同内容。对参加培训取得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职工,可依据市政府有关规定,由地方工会协调教育、劳动等部门根据不同的等级证书,分别给予不高于培训考核费用50%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