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路基挖方地段上边坡防护形式的设计变更
原初步设计全线挖方路基边坡处理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一般挖方路段在一级边坡处采用4米高护面墙,第二、三级及以上防护是根据边坡风化程度分别采用骨架防护等其他防护或直接裸露坡面自然绿化;深挖方路段则在第一、二级均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三级及以上采用骨架或直接裸露坡面自然绿化。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专家组评审意见建议“本项目TBS绿色防护在已确定的K1+000~K1+145和K32+700~K32+820局部路段先进行试验,其它路段可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改用其它形式防护与绿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实验段的试验成功,TBS及客土吹附、液力喷播等绿色防护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等因素,结合杭徽高速公路是旅游路的特点及设计理念的变化,为保护环境与生态,我厅同意项目业主根据各挖方断面实际地质情况,提出对全线挖方路段防护进行优化设计方案,将原设计的圬工防护形式变更为客土吹附、液力喷播、TBS等绿色生态防护形式。增加客土吹附214618平方米、液力喷播69249平方米、TBS防护109925平方米。
经核定,本项设计变更增加概算1078.2554万元。
四、关于路面结构设计变更
路面面层结构原初步设计批复方案为4厘米 AC13(I)+5厘米 AC16(I)+7厘米AC25(I),总厚度16厘米。基层设计填方段为28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4%水泥稳定碎石);挖方段为28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级配碎石)。
为切实改进和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抗滑性能、水稳定性,降低养护成本,改善行车环境,结合我省已建的多条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和实施经验,根据专家论证意见,我厅同意项目业主提出的路面结构优化设计变更方案:
(一)上面层由AC13(I)型变为AK13(A)型,面层沥青材料由原设计的国产沥青分别改为埃索及SK进口沥青,上面层的碎石由原设计的普通碎石改为辉绿岩碎石。增加沥青砼各面层之间的粘层沥青,上基层上增加下封层,取消原设计的上封层和透层。
(二)基层设计调整为:填方路段为18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4%水泥稳定碎石);岩石挖方段为21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22厘米(级配碎石);土质挖方段调整为18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6%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4%水泥稳定碎石)+垫层(15厘米级配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