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直属院校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十)实施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抓好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是解决技能型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要以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大力改善直属院校的实训条件,切实解决部分专业实训水平低、实训工位不足的问题。今后三年,要重点建设一批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的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 19个、自治区级实训基地22个。要创造条件建设既能承担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又能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实训基地。要积极采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实习实训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直属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并共享资源。各院校要主动与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合作协议,设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十一)实施工业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快工业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相关学历层次。重点抓好专业课教师的高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分期分批选送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专业团队。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快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步伐。加大公开招聘高技能优秀人才力度,各院校要研究制定高层次教育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优惠政策,建立聘用教师资源库,吸收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院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到2011年,实现6所中职学校理论课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实习指导教师全部达到大专学历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2所高职院校中理论课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到40%;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既有教师资格又有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比例,直属院校双师素质或一体化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加强师德建设,弘扬高尚师德,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十二)实施工业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特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德育课为主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各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实训实习中培养锻炼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纪律观念。创新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技能素质。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的评价,努力使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到2011年直属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团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注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认真落实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到2011年,直属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直属中职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就业岗位对口率高、技术性强,平均就业起薪明显高于就业地最低工资水平。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的领域内,毕业生获取“双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率达95%以上,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适应性和职业素养。

  (十三)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直属院校要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帮扶、科普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科研与技术开发水平,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到企业生产实践的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开发,使教师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更新专业知识。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共享、双向互补和人才供求关系对接,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和企业经营理念的融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