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办公室关于抓好晚稻中后期病虫鼠害防控工作的通知
(桂农业办发〔2009〕106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
9月中旬至10中下旬是我区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鼠害发生危害和防治的关键时期。受近期气候、田间生境等因素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区三化螟发生程度偏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及稻瘟病、纹枯病等流行性病害始见期偏早5~10天,叶瘟在桂东北及桂南部分稻区发生略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普通矮缩病、二化螟等在局部稻区不同程度发生。据自治区植保总站综合分析预测,我区晚稻中后期病虫鼠害总体发生程度为4级(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 410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中等程度局部大发生,稻纹枯病偏重程度发生,稻纵卷叶螟、第四代三化螟、稻瘟病、农区鼠害中等程度局部偏重发生,稻飞虱和稻纹枯病全区大部普遍发生,发生防治形势严峻。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及时抓好晚稻中后期病虫鼠害防控工作,保障晚造粮食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晚稻中后期病虫鼠害防控工作,加强防控组织领导,推进公共植保,层层落实防控责任,健全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挂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指挥机构,提升防控工作政府主导行为,完善防控预案,及早落实“领导、责任、资金、技术、物资”五到位,切实抓好关键时期、重点区域的科学防治、有效防治,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阶段。关键防治时期,要适时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应急防治、统防统治和专业化防治,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松懈,措施不松劲”,坚决打赢晚稻中后期以“两迁”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的重大病虫害防治攻坚战。
二、全面监测预警,畅通信息传递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在坚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大面积普查和“两迁”害虫回迁的监测预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有效指导防治工作。各地特别是处于“两迁”害虫回迁路径的重点县(市、区)植保站,更要深入田间调查,及时掌握“两迁”害虫回迁及其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警(急)报。要加强病虫信息上传下达力度,确保病虫信息畅通,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实时上报”制度,做好节假日值班,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更要有人坚守岗位,专人值班,做好病虫监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工作。自治区植保总站值班电话:0771-2657928、5857331(测报),2655323、5868258(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