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保护中药资源。系统掌握云南中药、民族药资源现状,建立8-10种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圃,30种珍稀濒危特色中药资源繁育技术体系,5-10个稀缺中药材的驯化栽培或野生抚育技术体系,保护中药资源,促进云南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7.构建研发体系。提升和建立2-3个省级研发中心,建立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企业技术中心,3-5个省级创新团队,引进高端人才1-2人,培育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5-10人。
三、产业区域规划与重点布局
(一)重点品种
重点种植主要品种和重要品种各10个,共计20个。重点保护和发展珍稀濒危中药材品种10个,特色稀缺品种20个,共计30个。(见附表1)
(二)种植(养殖)布局
1.区域布局
建立滇东南三七、滇东北天麻、滇西北高山药材、滇中民族药道地药材和滇南及滇西南南药特色药材五个中药材种植(养殖)优势产业带,重点建设30个产业重点县(市、区)。(见附表2)
2.重点品种种植(养殖)布局
根据五个优势产业带,布局主要发展中药材品种,重点种植(养殖)中药材20种,种植250万亩,实现农业产值45亿元。(见附表3)
3.核心基地布局
围绕五个中药材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品种,建立10个中药材核心种植基地,构成对全省中药材种植的核心示范。(见附图1)
(三)加工布局
以中药材核心种植基地为基础,注重原料基地建设与加工生产相结合,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以三七、灯盏花、云木香、天麻、红豆杉、石斛、云当归、滇龙胆、秦艽等重点中药材品种为主的初加工生产基地。围绕中药材优势产业带,以中药原料为纽带,推进医药工业园区建设。依托昆明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园、文山三七产业园、楚雄民族医药工业园、大理医药工业园、玉溪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和提升一批中药饮片和中药提取物加工企业。昆明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园面向全省,文山三七产业园面向滇东南优势产业带,楚雄民族医药工业园、大理医药工业园、玉溪医药产业园三个产业园,主要面向滇东北天麻等道地药材、滇中民族药道地药材、滇西北高山药材、滇南及滇西南南药特色药材等优势产业带,主要针对三七、灯盏花、岩陀、云当归、天麻等中药原料,建成云南重要的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加工基地,实现加工增加值10亿元。